權威聲音:多部委“一把手”密集回應經濟民生熱點
- 發佈時間:2016-03-02 07:11: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2月份以來,國新辦召開一系列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工商總局、商務部、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食藥監總局等部委“一把手”紛紛發聲,就諸多經濟、民生熱點問題進行釋疑,回應輿論關切。
中國經濟怎麼樣?
——不會硬著陸
中國經濟形勢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6.9%,國際上再度出現“唱空”中國經濟的聲音,索羅斯甚至認為中國經濟的硬著陸必不可免。
中國經濟形勢到底怎樣?對此,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2月3日回答外媒提問時指出,中國物質基礎比較雄厚,市場需求比較大,區域空間廣闊,生産要素品質提升,宏觀調控的經驗在不斷豐富。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經濟增量的貢獻率超過25%,已經超過美國。所以“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經濟拖累了世界經濟的增長”,都不符合實際。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2月23日透露,2015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和出口額仍居於世界第一位,網路零售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位的位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資連續24年位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對外投資位居世界的第三位,交出了一份對國家經濟增長和對全球經濟發展助力的滿意答卷。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2月25日認為,儘管困難艱巨、挑戰嚴峻,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去産能造成失業咋辦?
——中央設1000億元安置職工
“去産能”是今年中國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首。記者注意到,國務院2月初分別發佈了關於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在化解過剩産能的過程中,會産生多少下崗職工,又該如何安置,這一問題備受關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2月29日表示,化解過剩産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初步統計煤炭系統大約是130萬人,鋼鐵系統是50萬人,即大約共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獎補資金,主要用於職工安置。
對於具體的安置渠道,尹蔚民明確了四個方面:一是鼓勵企業挖掘現有潛力,在本企業內部來安置職工;二是促進轉崗就業創業;三是對符合條件的實行內部退養,也就是説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以內,職工本人自願,企業同意,可以實行內部退養;四是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對不能實行市場就業的困難職工,政府將開闢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
苗圩指出,因為退出、去産能會涉及到職工的失業問題,所以在“僵屍企業”企業處置過程當中,強調要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資金的規模是兩年1000億,就是用於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解決好安置,解決好職工的轉崗、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問題。
延遲退休怎麼推進?
——今年將拿出方案
延遲退休政策正漸行漸近。為何要延遲退休,怎麼推進,方案何時出臺,這些問題尤為老百姓關注。
為何要延遲退休年齡?尹蔚民表示,現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建國初期確定的,現在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快。無論是從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運作,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65歲,甚至更高。
怎麼推進?尹蔚民透露,基本考慮一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二是區別對待,分步實施。三是提前公示,做好預告。
尹蔚民表示:“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但是我們還要按照相關的程式,報經批准以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原來我們説過時間表,今年我們會拿出方案。”
“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證?
——嬰幼兒配方乳品改成“月月抽檢”
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評價中國目前食品安全狀況,又該怎樣真正維護“舌尖上的安全”,考驗著監管者的智慧。
對食品安全的狀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2月29日指出,對中國的食品安全要有信心。2015年的抽檢食品合格率是96.8%,比上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
同時,畢井泉指出,現在食品安全的形勢依然嚴峻,食品安全仍然處在問題多發期,食品生産中摻假造假的案件還是屢有發生,特別是抽檢中還有3個百分點的不合格食品,這個不合格食品如果落在哪一個消費者頭上都是百分之百。 同時,食品安全標準還有一些缺失,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還不足以對違法者形成震懾。
畢井泉表示,會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要求,做好食品監管工作,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對於外界關心的奶粉安全問題,畢井泉透露,今年將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品的監管、抽樣檢驗,從去年每個季度抽樣檢驗公佈一次改成“月月抽檢、月月公開”。
環境問題如何應對?
——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去年11月底到12月份,多地接二連三發生重污染天氣,且呈現PM2.5濃度高、污染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等特點。如何認識當前的環境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2月18日表示,中國今天的環境問題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環境污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大家都關心PM2.5的事情,2015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65個城市不達標,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達23.3%。
“怎麼樣應對重污染天氣,什麼時候發佈警報,採取什麼措施,我們的應對能力還是不足。”陳吉寧透露,要修訂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預案,包括統一預警分級標準,整個京津冀要統一預警標準,規定預警之後要採取不是同樣的行動,是要採取各自更有針對性的行動。
“我們要以改善環境品質為核心,在戰略上保持定力,著急了不行,不作為也不行,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持久戰;在戰術上,明確階段性目標,打好攻堅戰,一步一步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陳吉寧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