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我國正健全多繳多得的養老保險費激勵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2-29 08:01:33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新華社發
針對社會關注的養老保險“多繳長繳是否划算”問題,人社部近期回應稱,多繳養老保險費都是划算的,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全國性統一政策尚未出臺背景下,一些地方紛紛探索出臺激勵政策,鼓勵參保繳費。
多地摸索鼓勵“多繳多得”
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統一運作已有近20年。不少職工已達到其中要求的累計繳費滿15年的最低年限門檻。加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並軌”全面落地,養老保險如何繳費更划算,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國家制定的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基礎上,一些地方進一步出臺鼓勵政策,激勵職工養老保險“多繳多得”: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增檔。包括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等群體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多數地區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可根據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選擇40%到100%三檔作為繳費基數參保。近年來,武漢、瀋陽、杭州等不少城市紛紛將參保繳費檔數增加200%、300%兩檔,讓有意願、有能力的靈活就業人員能夠選擇較高繳費檔,通過多繳費,多得養老金。
按繳費年限區間增加計發比例。吉林省去年出臺政策明確,2015年以來辦理退休的企業職工,實際繳費年限超過20年的,根據繳費年限區間,增加基礎養老金計發比例,如累計繳費年限在21年至25年部分,每年計發比例增加0.15%;繳費年限在26年至30年部分,每年增加0.2%,以此體現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準越高的激勵機制。
養老金中斷繳費人數增加
記者採訪發現,按照基本養老保險計發標準以及地方性激勵政策,繳得越多、繳得越長,養老金髮放標準越高。但是,近年來,在基本養老金調整中出現養老金水準與繳費年限“倒挂”現象,同時,一些地區出臺最低養老金政策存在不足,這些都導致“多繳多得”激勵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截至2015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迎來連續第十一年的調整增長,使企業退休人員每月平均退休養老金超過2000元。養老金連續“十一連增”也給一些群體帶來養老金“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的“倒挂”現象。
以安徽省兩位企業退休人員老王、老李為例。兩人同時參加工作,每次養老保險繳費額度都按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80%繳納。繳費15年的老王在2010年退休後,每月基礎養老金經過連年調整,到2015年可達833.7元。而在2015年退休的老李,因為沒有享受到養老金調整,雖然他繳費20年,但目前,老李的養老金仍比老王少近50元。
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養老保險棄繳人數累計達3800萬人。去年6月人社部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顯示,職工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比例在下降,中斷繳費人數也在增加。
養老保險需堅持精算平衡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有些地方已出臺政策,對養老金“倒挂”現象進行調整修正。廣州市在養老金調整中,採取差異化加發養老金方式,使同等繳費水準、同等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其待遇水準基本趨於一致,趨於合理。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曾公開透露,今後會結合經濟增長、物價水準變動、在職人員工資增長等多種因素,研究制定適合於各類群體的統一的、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改變目前靠行政部門直接調整的方式。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運華等業內專家建議,當前一方面應堅持精算平衡,從統籌協調養老金計發標準和調整辦法,創造條件實現全國統籌、做實個人賬戶等方面入手,兼顧基本養老保險的公平與效率;另一方面出臺財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為參保人提供多層次的養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