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歐盟就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徵民意 發起網路公眾諮詢

  • 發佈時間:2016-02-12 07:14: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歐盟10日決定就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發起為期10周的網路公眾諮詢。

  歐委會説,此次公眾諮詢對象為“所有利益攸關方。”3月中旬,歐委會還將舉行一次“利益攸關方會議”,討論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歐委會曾表示,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攸關歐盟的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前景,歐委會需從各個角度全面評估,尤其是對歐洲就業市場的影響。歐委會及其下屬機構還需幾個月時間收集相關數據,正式意見將於今年下半年提出。

  按照流程,歐委會拿出具體提案後將提交歐盟理事會審議通過,如果要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提案最後將交付歐洲議會和各國議會完成相關法律條文的修改。

  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在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可以不以中國商品的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選擇一個具備市場經濟地位的第三國相關價格水準來確定,即“替代國”做法。按照協議,該條款在反傾銷方面的適用期是15年,即將於2016年12月11日自動失效。

  目前,歐盟就協議第15條失效是否意味著中國可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還未達成統一意見。歐洲議會今年初發佈的分析報告中列舉了歐盟面臨的四種選擇:自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也不改變現有“替代國”做法;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結束“替代國”做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對個別行業免除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根據歐委會的統計,歐盟目前有52項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措施,佔歐盟從中國進口總量的1.38%。歐盟對華反傾銷案件涉及的主要産業包括鋼鐵、機械、化工和陶瓷,歐盟相關産業的就業人數約為25萬。

  ■新聞背景

  【概念】

  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是反傾銷中一個技術性的條款和概念,關乎産品在反傾銷調查中能否得到公平對待。

  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曾簽署附加條款,包括反傾銷案件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期限15年。

  “非市場經濟地位”一直是困擾中國對外貿易的問題之一。由於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出口對象國實施的對華反傾銷調查可以援引“替代國”的數據,從而導致不合理的高額反傾銷稅。

  【意義】

  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一直致力於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並努力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目前,已有包括俄羅斯、紐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在內的80多個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和發達經濟國家卻一直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專家分析説,從“非市場經濟地位”到“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企業在應對其他WTO成員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方面,有其重大意義,這可以擺脫一上來就不利的“身份”問題,可以根據個案合法、合理地進行抗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