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細訪企業新舊兩代車間 探察新舊動能轉換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11: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剛才我們看的是‘傻大黑粗’,現在已是‘窈窕淑女’了。”李克強指著一台鑄造3D列印機,對新技術帶給傳統鑄造業的改變作出形象比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日來到寧夏共用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從噪聲隆隆、粉塵遍佈的傳統鑄造車間,到安靜整潔、明亮恒溫的鑄造3D列印車間,李克強一路走一路問,細察一個有著50年曆史的老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的創新轉型之路。
該公司始建於1966年,是在三線建設時期從瀋陽市搬遷而來。走進頗有年代感、空氣中瀰漫刺鼻氣味的傳統鑄造車間,幾名工人正在用老鑄造工藝,手工操作製作大型發動機類鑄件砂型(芯)。
“誤差控制在多少?”“符合環保標準麼?”李克強向企業負責人彭凡仔細詢問産品生産和企業經營的相關情況。
據知,按照老工藝,十幾個熟練的高級技工完成該鑄件需耗時1個多月,廢品率在40%左右。
彭凡還告訴李克強,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經營利潤空間持續縮小。加之,該工種勞動強度大、勞動環境較差,企業也面臨用工難問題。
這也道出了當前中國鑄造行業的一大現狀。鑄造行業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産業。中國有鑄造企業3萬餘家,是名副其實的鑄造大國,其中約60%的年産量是靠傳統模式生産,産業亟待轉型升級。
交談中,李克強得知該公司完成國企改制後,變為員工持股,工藝改造過程中通過3D列印技術研發取得革命性突破,煥發了生機。“這個消息令人振奮。”他説,“新技術還要跟網際網路加大融合,‘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
“你帶我去看看!”説著,李克強提出要到新車間看看新技術的應用。
步入鑄造3D列印車間,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恒溫的空調環境中,工人們通過電腦控制進行鑄件砂型製造,車間裏人們相互交談也不用再提高嗓門。採用新技術後,一個同型部件的鑄造時間縮短為約10小時。
“這是顛覆性的改造啊!”李克強替該企業總結:傳統工藝、技工人才、軟體積累是基礎,然後通過解放思想以顛覆性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産業。
“這看起來是瞬間的轉變,但沒有這個基礎也捅不破這層‘窗戶紙’。‘窗戶紙’捅破了,整個企業就浴火重生了。”李克強説。
“我自己的家底可全押在這兒了!不成功就要回家,這輩子白幹了。”彭凡笑著説。
李克強表示,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困難的過程,但取得成功是令人欣喜的。
他説,我們不能再走“傻大黑粗”的傳統老路,而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市場需要靈巧、精細、實用,你們現在做的就是主動對接市場。
這家企業不僅敢於“押寶”,更敢於吃“螃蟹”。該公司設立鑄造3D産業應用研發中心,借助網際網路尋求技術解決方案,攻克了關鍵材料、工藝技術、軟體、核心零部件及設備等難題,然後通過全球採購方式研發自己品牌的鑄造3D印表機。他們還籌劃推廣“鑄造3D列印等創新技術+鑄造智慧工廠”模式,改造傳統鑄造生産方式。
李克強説,“中國製造2025”的前途就在於與“網際網路+”融合,廣泛集眾智、借外腦,在全球尋找傳統産業升級的最好技術方案,實現材料、工藝、模式、人才最佳組合,從而大大提升效率和效益。
聽説共用裝備公司有志於建立創新中心,李克強鼓勵道:“你們自己得益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共用經濟,你們的創新中心也應該打造成一個開放分享的平臺。”李克強説,要讓大中小企業、科研院所都進來,形成聚集效應,推動傳統製造業浴火重生。
“現在是新舊兩重天。”一路看下來,李克強説,老業態將來肯定會逐步衰退甚至被取代,欣慰的是新業態已經産生,已經破繭出蝶,正待高飛。
“這就是我們講的新舊動能轉換。”李克強最後説,“你們的實踐給出了最好的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