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東深化改革 再造戰略主動新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1-10 14:36: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南海潮平,珠江岸闊。中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新征程,再度將廣東推向世界經濟舞臺前沿。

  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三個1萬”歷史新局背後,廣東傳統優勢不斷弱化,經濟增長開啟個位數時代。面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承接産業轉移的“十面埋伏”,廣東沒有退路,必須快馬加鞭,實現結構轉型、動能切換。

  “十三五”開局前夕,廣東省委十一屆五次會議吹響了衝鋒的號角,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持續深化改革,為新征程注入新動力、搭建新框架、準備新優勢。

  2016開年,開創發展新格局的世紀發展大戲,在南中國如火如荼。

  挑戰與突破

  本世紀初開始,至“十二五”時期,廣東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政策優勢、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不斷弱化。

  南中國,在神州大地發展大潮中,戰略主動的發展條件不斷遭遇侵蝕。廣東,在經濟列車高速馳騁了幾十年後,“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緊迫態勢比任何時候都更突出,增速放緩也已成為必須正視的歷史必然。

  2012年,必將作為廣東改革開放關鍵的年份彪炳歷史。

  這一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將廣東作為履新後地方調研的首站,來到中國改革發展前沿,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廣東要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

  “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歷史宏音由此響徹南中國。

  為全國新目標、新方向探路、衝鋒,再造戰略主動新優勢,廣東莊嚴地接下黨中央和全國人民賦予的歷史新使命。

  三年來,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廣東戮力前行,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一些關鍵領域、關鍵環節不斷取得新突破。

  南粵大地的面貌正在發生令世界驚嘆的變換。

  三年的時間裏,南中國崛起環珠江口大灣區,以香港、深圳、廣州為發動機的粵港澳一體化進入快車道。從香港機場出發,進口貨物僅需3小時就可以抵達廣州南沙。一條名為“中國超級幹線”的物流通道將香港與珠三角緊緊聯繫在一起。

  隨著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人民幣貸款等業務的深入開展,粵港澳一體化在金融合作層面也進入了全新境界。目前,前海與香港、橫琴與澳門的産業、服務良性互動局面已經初步形成並開始輻射至珠三角區域,初具雛形的環珠江口大灣區正在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基地。

  三年的時間裏,珠三角率先走出霧霾,結構轉型取得顯著成效,正在以世界超級城市群的整體形象登上世界經濟舞臺。

  珠三角是全國最先驚呼“霾來了”的區域,隨著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重大平臺建設不斷突破,“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結構轉型讓珠三角脫胎換骨,空氣品質指數達標天數比例平均在九成以上,“廣東藍”穩定可期。2014年,該區域經濟總量達5.8萬億元,每人平均GDP突破10萬元大關。

  在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港澳青年北上創業的風潮席捲,全國七成以上的跨境電商聚集,穗深莞佛世界級城市群國際吸引力明顯增強,海陸空吞吐量持續領跑,強勢崛起的勢頭令世界矚目。

  三年的時間裏,廣東各項改革風生水起,省域治理跨上新臺階,老百姓的“獲得感”明顯增強。廣東在重拳反腐的基礎上全面實行鄉鎮(街道)領導幹部駐點普遍直接聯繫群眾制度,以“從嚴治黨”為引領,廣東強力推進按法治框架解決基層矛盾,強力推進行政、司法制度改革,強力推進粵東西北振興和協調、綠色發展,強力推進扶貧攻堅、公共服務均等化。

  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是廣東之痛。全面深化改革令廣東城鄉、區域格局為之一變,也讓尋常百姓有了更為充實的“獲得感”。

  近年來,廣東幫助6000個重點幫扶村、250萬貧困人口脫貧,基本建成城鄉、區域和不同群體間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和體系,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範圍也從戶籍人口擴大到常住人口,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持續穩步上升。

  世界經濟備受煎熬的2013年,廣東GDP總量和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美元;2014年,廣東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萬美元,率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5年,廣東GDP增速預計接近8%,較好地完成在全國大局中支撐經濟總量、支撐結構調整的任務。

  “十二五”,廣東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路徑與對策

  嘹亮的衝鋒號在2015年即將結束的時候響徹南粵大地。

  這一年,是謀劃“十三五”開局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用五大發展理念,黨中央描繪的藍圖更加壯麗更加宏偉更加激動人心。中央決策與地方實踐的契合無間,既讓廣東再一次深刻認識到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在中國新征程中的歷史意義、戰略意義,也讓廣東在尋找戰略新優勢方面,有了更清晰的目標、方向,從而更堅定了不懈探索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南中國大地的實踐,將獲得超越區域、超越時空的新的偉大意義。

  歷史洪鐘在30多年後再度敲響:廣東,如何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中獲得巨大能量?如何進一步加快結構轉型、動能切換?如何確保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

  時間沒有比現在更寶貴;時間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迫。背負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廣東再披掛、再開工、再出發。一年間,廣東動作頻頻,被外界認為是以新理念、新目標系統化推進改革發展的關鍵年。

  這一年,廣東在多年大規模環境整治基礎上出臺“史上最嚴”環保條例,探索用創新指標體系考核珠三角,一些地區發佈GEP(生態系統生産總值),建立GDP、GEP雙核算工作機制,嘗試為地方發展勒上生態指數韁繩。

  這一年,廣東率先試點內資清單管理,推出企業投資項目“三大清單”: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投資準入,企業投資“非禁止即可行”;行政審批清單,不得不審批的,規範、優化審批流程,政府“非許可不可為”;政府監管清單,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打造公開透明規範的統一市場。

  這一年,廣東省改革呈現了整體性、系統性的特點。面對先發優勢的喪失,廣東系列改革進一步界定政府之手的邊界,以構建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和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生態為引領,推動全方位“理念革新”、全領域“生態再造”。

  這一年,廣東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貿區正式掛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網際網路+易通關”等改革措施有力推進。自貿區內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迅速集聚、迅猛發展。1-8月,廣東納入統計的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5.2倍,規模居全國首位。

  這一年,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廣深港高鐵深圳福田站投用,從廣州到香港僅需半小時,粵港澳聯繫更為緊密。

  這一年,廣東提出2025年製造業全面進入智慧化時代,珠三角建成我國開放創新先行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協同創新示範區、創新創業生態區、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等宏偉目標。

  這一年,廣東提出力爭到2018年實現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實際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加快,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和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相對稅收優惠、綠色通道,我們更喜歡公平的市場環境、法治的社會環境。”佛山維尚傢具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幹説。

  “實現創新發展、開放發展,不是給些政策優惠,也不是發些財政補貼。”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黎明説。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認為,以革新發展理念、優化發展環境為引領,是廣東落實“五大理念”、推進“四個全面”的一個鮮明特點,為廣東擺脫“戰略被動”,再造新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指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指導廣東發展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

  願景與趨勢

  面對“十三五”戰略機遇期,胡春華進一步指出,廣東要更加注重切換增長動力,更加注重優化經濟結構,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更加注重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南粵大地,改革再呈燎原之勢。一些國際經濟觀察人士認為,廣東正在經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的又一次大變革,“新征程,再起飛”態勢已相當明顯。

  這將是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大騰飛、大跨越。它與速度有關,更與品質有關;與經濟有關,更與民生有關,是一次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協調共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再出發、再創新、再探索。隨著發展環境優化、發展理念重塑,廣東實現突圍、再騰飛的戰略主動新優勢初步顯現:

  市場活力深度釋放。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一座高11層的通信電線及射頻器件綜合研發中心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民用通信領域規模最大的電磁測試場地。“難以想像!項目22分鐘完成備案,1個月完成施工報建。”中山通宇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秘李春説。

  發展環境和生態的完善,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效能,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1-11月,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立企業超過4.3萬家,主要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高端服務業。1-11月,廣東省完成投資增長16.7%,顯著高於全國投資增速;高新技術製造業投資1171.17億元,增長41.8%,高於同期製造業投資16.4個百分點。國際市場驚呼:中國的快馬又快起來了。

  創新區域整體性崛起。以珠江為界,兩條明顯的經濟帶貫通廣東。2014年,廣東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4%,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2%,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穩居全國第二位,全省R&D經費支出超過全國平均水準,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比重超過50%,技術自給率提高到70%,接近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準。“低生産力成本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廣東的未來經濟發展將主要依賴於科技進步。”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博樂仁説。

  珠三角“擴容”趨勢顯現。改革發展的春風並不止步于珠三角發達城市,韶關,3年引資100億打造芙蓉新城;陽江,地區生産總值在粵東西北率先突破千億大關;梅州,平遠、豐順、蕉嶺等偏遠山區投資增速在30%以上……“腹地變前沿”,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園區擴能增效、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三大抓手”的推動下,廣東欠發達區域經濟增速明顯高於珠三角,日益成為改革開放的新前沿陣地,韶關、清遠、雲浮、肇慶、梅州等地區也正在從廣東經濟的“觀眾”變成發展的新主角、新平臺、新引擎,成為珠三角“擴容”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隨著穗深莞、珠中江、廣佛肇深度融合,珠三角核心區不斷擴大。珠三角、粵東西北,互動互促,共同撐起廣東經濟空間大框架的態勢已經相當明顯。

  在全方位的“理念革新”、“生態改造”後,廣東這個世界製造中心正奮力向前,漸呈邁向“再騰飛”態勢。對此,諾華山德士全球總裁理查德·弗朗西斯等國際經濟人士説,廣東正面臨令人振奮的經濟轉型期,也必將再次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