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全面兩孩時代 基本國策有了哪些新內涵
- 發佈時間:2016-01-07 07:11:5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我國進入“全面兩孩”時代
基本國策有了哪些新內涵(政策解讀)
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新的內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生“三個轉變”:由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並舉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會和公民多元共治轉變。
1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公佈,明確從2016年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這意味著,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同步實施該政策,我國正式進入“全面兩孩”時代。面對新形勢,《決定》同時部署了人口和計劃生育改革發展工作。
生育兩孩無需審批
根據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全面兩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各地同步實施。各省(區、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相關規定要作相應修改。
此前國家衛計委已表示,將以生育服務證改革為抓手,改進服務管理,方便群眾辦事。《決定》明確,對生育兩個及兩個以內孩子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優化再婚等特殊情形再生育辦理流程,推行網上辦事、一站式服務和承諾制。
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社會撫養費徵收問題,《決定》明確依法依規查處政策外多孩生育。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認為,這意味著對政策外多孩生育的,仍是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對政策實施前已徵收社會撫養費的,維持原處理決定;對尚未處理或已作出處理決定但尚未徵收到位的,依法依規妥善處理。
獨生子女費是否繼續發放?《決定》明確對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繼續實行已有的各項獎勵扶助政策,政策調整後自願生育一個孩子的家庭不再享受獎勵扶助和優待政策。
加強産兒科緊缺專業人才培養
最近,廣州、上海、南京多個地方大醫院兒科急診或夜間停診,引發公眾對兒科醫生缺失的擔憂。
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體系是落實全面兩孩政策的重要保障。《決定》明確,加快産科和兒科醫師、助産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有望在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設兒科專業,開展大學本科助産相關專業招生培養工作。有助於改善醫務人員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
女性生育兩孩,面臨著四五年的孕産期,有些人擔心找工作受歧視。《決定》明確,支援女性生育後重返工作崗位,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關係的措施。
由管理為主轉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
在過去的40多年裏,計劃生育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71年的23.3‰下降到2014年的5.21‰,總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1.5—1.6;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每人平均耕地、糧食、森林、淡水資源等會比目前低20%以上;創造了有利於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期”;為世界人口發展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今日的中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新的內涵。《決定》明確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三個轉變”,即由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並舉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會和公民多元共治轉變。
“服務家庭”寫入《決定》成為一大亮點。翟振武表示,注重家庭發展,包括了生育支援、幼兒養育、青少年發展、老人贍養、病殘照料等在內的家庭發展支援政策。如在計劃生育獎勵假方面,將制定符合政策生育夫婦延長生育假獎勵的相關政策措施,保障其休假期間的合法權益;在家庭養老撫幼方面,實施“新家庭計劃”項目和計劃生育家庭科學育兒、青少年健康發展和養老照護試點,探索健全家庭健康服務體系,增強社區幼兒照料、托老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等服務。流動人口的家庭也將得到支援,將流動人口納入城鎮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範圍,開展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範試點工作,提高流動人口家庭發展能力。
《決定》明確,到2020年,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制度和家庭發展支援體系較為完善,基本實現人人享有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人口總量控制在規劃目標之內。
翟振武認為,《決定》指明瞭新時期全面兩孩政策和人口計生工作的方向,尤其是提到管理轉向服務,更加注重服務家庭,是人口計生工作的理念大轉變。“以前工作重點主要是控制人口數量,現在更加注重人口結構、分佈等,注重均衡發展。”此外,人口計生工作更加關注家庭,不只是關注育齡婦女,而是關注她的家庭收入、孩子照料、家庭和諧等多個方面,更加科學合理。
《決定》最後指出,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主要目標任務未完成、嚴重弄虛作假、違法行政造成惡劣影響等情形,實行“一票否決”。中央將定期開展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