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梳理多部門2016年新實踐:看改革如何攻堅

  • 發佈時間:2016-01-06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新的一年,有關部門有哪些新舉措、新部署和新思路?《經濟日報》記者結合各部門2016年重點工作,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創新驅動、穩增長、惠民生等5個關鍵詞為線索,為讀者梳理多部門2016年的新實踐——

  深化改革

  作為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各部門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問題為導向,推進一大批民心所歸、民心所欲的改革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妥處置“僵屍企業”;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有序化解商品房庫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培育發展新産業;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和混合所有制發展。

  財政部: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範圍;推動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促進解決“三農”、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大力推進國企改革,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

  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推進金融改革,增強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切實防範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動住房租賃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

  國家工商總局:

  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成果,促進“一照一碼”在社會上的廣泛應用;2016年下半年,在試點地區開展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試點工作。

  教育部:

  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試行市域均衡,同時通過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劃分大學區等方式,迅速擴大優質教學資源供給。

  簡政放權

  2015年,簡政放權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同時,更激發了市場的巨大活力和潛力。2016年,打通“最先和最後一公里”、消除中梗阻將繼續發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

  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向縱深發展,建立並實施“2張清單4張網”;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和審批許可權,防止權力復歸和邊減邊增。

  教育部:

  通過推進依法自主辦學,逐步取消學校行政級別;提高教學品質,讓學生、家長都能夠參與教育治理和評價。

  國家工商總局:

  先照後證,降低企業開展市場經營活動門檻;2016年底前基本建成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

  環保部:

  鼓勵各類投資進入環保市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環境污染,向社會開放部分環境監測項目;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和交易市場。

  創新驅動

  2016年,各部門將繼續加大創新驅動政策扶持力度,新技術、新成果將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將不斷涌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將更加火熱。

  國家發展改革委:

  進一步增加創新資源供給,發揮“雙創”“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完善鼓勵創新發展的政策和環境。

  財政部:

  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完善涉企收費監管機制,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適當調低財政收入增長預期,堅決不收“過頭稅”,助力創新創業。

  教育部:

  2016年,全部高校需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並納入學分管理;繼續落實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推動畢業生更高品質就業創業。

  國家工商總局:

  推行全國統一標準規範的電子營業執照,落實網店實名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優化政策環境,強化創業培訓,搭建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以創業帶動更多的就業。

  穩增長

  增速回落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徵。2016年,我國經濟要繼續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

  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確性,發揮好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

  2016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基調不變,更加注重鬆緊適度,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財政部: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階段性提高赤字率;進一步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統籌財政資金和盤活存量資金力度,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推進PPP融資支援基金儘早運作。

  國家工商總局:

  完善和運用小微企業名錄,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等綜合性扶持政策,以提高小微企業生存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把去庫存作為房地産工作的重點,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的住房體制改革,加快農民工市民化。

  惠民生

  讓人民群眾更多共用改革紅利,有更多獲得感,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家發展改革委:

  把增進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重點是要推進精準脫貧攻堅,做好就業托底,強化社會保障薄弱環節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水準,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眾和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推出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改革方案等重大改革舉措;制定出臺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等重大改革舉措。

  教育部:

  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制定和實施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行動計劃,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完善助學資助體系,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免除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學雜費,不讓一個孩子因經濟困難而失學;繼續擴大重點大學面向農村地區定向招生規模。

  中國人民銀行:

  2016年,將建立扶貧金融專項評估機制,督促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精準脫貧攻堅計劃;創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地區聚集。

  財政部:

  強化財政綜合扶貧投入體系,財政支農投入新增部分重點用於扶貧開發,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6年,新安排60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努力提高安置比例。

  環保部:

  繼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正在編制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