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PMI三個月來首超榮枯線 發力供給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2-04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12月3日發佈的11月份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較10月份回落了0.8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榮枯分界線以上。多位專家表示,在經濟動能依然疲軟之時,需要在供給側方面加大力度。

  由於此前公佈的11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回升,財新中國綜合PMI由10月份的49.9%回升至50.5%,在連續3個月低於50%之後,再次超過50%的榮枯線。

  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表示,11月份財新中國服務業PMI仍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經濟活動總量恢復增長,主要是受服務業經營活動進一步增長支撐。

  “綜合PMI在連續3個月低於50%之後再次超過榮枯線,這表明整體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結構仍在優化。未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繼續保持協調,儘量避免實施大規模刺激。” 何帆表示。

  從財新PMI分項數據看,經歷10月份出現可觀增長後,服務業新業務量在11月份增速放緩,為16個月來(今年9月除外)最小增速。同時,11月份,服務業繼續增加用工,但增速放緩,是一年半以來的次低水準,僅高於今年8月份。景氣狀況相對低迷,製造業繼續壓縮用工。兩者綜合看,用工總量連續第6個月下降,但降幅較小。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1月份財新PMI顯示投入和産出價格大幅下滑。另外,螺紋鋼、銅等價格明顯下滑,預計11月份PPI繼續維持低位。此外,數據顯示,投入品庫存與成品庫存皆有所下降,這都顯示出企業仍在去庫存。

  任澤平同時表示,11月份中採製造業PMI低於預期,但財新PMI高於預期,二者出現背離。這主要是因為中採樣本裏重化工業佔比較高,如果剔除重化工業影響,中採和財新PMI方向大體上是一致的。

  “中採和財新PMI都顯示工業通縮加劇和企業去庫存,貨幣政策將繼續維持寬鬆。穩增長持續加碼,而地産等依然疲弱,維持經濟中期L形判斷,出路在供給側改革。”任澤平告訴記者。

  何帆表示,所謂供給側改革與傳統意義的總需求管理是相對應的。如果説總需求管理的宏觀政策已經力不從心,那麼需要在供給側改革方面發力。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副院長朱寧認為,從供給端推動經濟發展有兩個優勢,一是如果政府從供給端有所作為,那可以對整個社會總需求帶來一定拉力,這是非常有效的刺激經濟的手段。二是供給側傳導機制相對直接,而需求端的傳導機制相對比較漫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