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出境遊"撐腰"服務貿易 增速連續9月超10%

  • 發佈時間:2015-11-18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世界那麼大,我們去看看。今年以來,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速連續9個月在10%以上,其中進口部分過半由居民出境遊貢獻。

  11月17日,商務部新聞發佈會公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呈平穩較快增長,累計實現服務進出口總額(不含政府服務)495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佔對外貿易比重為14.6%,較上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服務進口主要由旅行帶動,前三季度旅行增幅達50%,佔進口總量的比重為58.1%。

  另一方面,重點戰略佈局區域增勢良好。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服務進出口總額達2045億美元,佔全國總量的41.3%,拉動全國服務進出口增長7.6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佔比繼續提升

  據海關統計,1~10月,中國進出口32269.6億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18564.5億美元,同比下降2.5%;進口13705.2億美元,同比下降15.7%。沈丹陽認為,“從當前外貿運作情況看,今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比2014年更為複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

  嚴峻外貿形勢之下,服務貿易卻“走出一片不同天”。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同比增長15.9%,服務出口1716.3億美元,增長11.6%;進口3237億美元,增長18.3%。

  事實上,多位經濟學家認為我國對外貿易正處於從貨物貿易為主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轉型過程,而服務貿易被寄予扮演實現“製造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轉變的重要角色。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大國,但服務貿易佔比過低成為對外貿易的突出‘短板’。”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2014年全球服務貿易佔比大約為20%,而我國僅為12.3%,估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比重將達到20%左右。‘十三五’期間,將基本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瑾撰文指出,大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既能夠有效緩解嚴峻的外貿形勢,還可以促進國內各項制度規則儘快與國際接軌,倒逼國內服務業改革創新,順利實現由製造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轉型的歷史進程。

  前三季旅行增幅50%

  中國人強大的“出境遊”能力,直接拉動了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進口漲幅數據。

  商務部數據顯示,服務進口主要由旅行帶動,前三季度旅行增幅達50%,佔進口總量的比重為58.1%。

  據統計,2005年~2014年我國境外消費平均每年增長25.2%,是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兩倍。2014年,我國境外消費規模高達1649億美元,佔了全球境外消費市場份額的10%以上,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據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香山峰會上發佈的《中國公民出境(城市)旅遊消費市場調查報告》,中國遊客境外每人平均花費近2萬元人民幣。其中,2%的出境遊客日均花費超過5萬元人民幣。

  而對比我國服務出口項目,亮點總在別處。前三季度,我國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增長迅速,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出口累計增長19.1%;保險和養老金服務增長23.7%;智慧財産權使用費、文化和娛樂服務出口規模雖小但增勢迅猛,同比增幅分別達80.3%和53.4%。這體現了服務出口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中國的製造業要發展,始終要伴隨著相關服務業的跟進。”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服務貿易客觀上會為貨物貿易擴大規模、提高水準打開更大空間,而要培養服務貿易新優勢、優化服務貿易結構,則需要加大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的進口力度,提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貿易佔比,同時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提高新興國家佔比。”

  而在區域分佈上,服務貿易也體現出良好的區域佈局。沈丹陽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服務進出口總額達2045億美元,同比增長19%,拉動全國服務進出口增長7.6個百分點;東北三省服務進出口總額達222.3億美元,同比增長19.3%,超過全國平均增幅3.4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