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GDP破7但亮點不斷:2億人才預備隊成經濟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5-10-20 07:34: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彪  責任編輯:王斌

  1000萬人!就業目標提前拿下 2億人才“預備隊”成未來經濟新動力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低於全年增長目標,這也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GDP增速季度值首次跌破7%。

  今年就業目標提前完成,多地樓市銷售依然火熱,前三季度消費增逾一成……儘管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亮點、精彩依然不斷。為此,本報推出本組專題報道,展望今年四季度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前景。誠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所言,中國經濟會繼續保持總體穩定運作的態勢。

  ◎每經記者 李彪

  “改革紅利和創新紅利進一步釋放,此外,雖然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減少,但是人口素質在提高,人口紅利也是很大的。在這些因素推動下,新經濟、新産品、新業態形成一種新的動力,我把這統統歸成一種新動力。”

  10月19日,201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作如上表述。

  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新動力勢頭強勁,發揮的作用明顯。今年1~9月城鎮新增就業已提前完成全年指標,就是鮮明的例證。盛來運認為,隨著新動力的成長,會對衝下行的壓力,中國經濟會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這是四季度包括今後一個時期最可能的運作態勢。

  北京大學[微網志]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微網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未來20年裏,一共大約有4億年輕勞動力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這當中大約有2億人是受過大學教育的,一定會誘發我們的産業結構向著更高端、更好的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新動力未來的潛力非常巨大。”

  就業指標折射經濟平穩

  經濟增速區間是否合理,一直與就業等牢牢“捆綁”在一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目標鎖定為7%左右,從前三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

  今年三季度經濟增速首次破“7”,也引發一些人對於是否還在“合理區間”的擔憂。對此,盛來運認為,雖然經濟增速略有回落,但是總體平穩的基本面沒有變,穩中有進和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變,經濟運作仍在合理區間,增長指標還是在7%左右。

  就業指標總體表現還不錯,前三季度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全年的計劃目標。盛來運稱,9月份我們調查失業率數據是在5.2%左右,比前兩個月稍微有一點點上升,主要原因是8、9月份正是中國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旺季,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的壓力,但是主要的25~60歲的就業人員調查失業率是穩定的。居民消費價格1~9月份只上漲1.4%,而且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增速高於GDP。“這些指標充分説明當前中國經濟總體運作還是比較平穩的,仍在合理區間。”盛來運説。

  為什麼在經濟繼續下行的背景下,年初國務院設定的“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還能提前完成呢?

  對此,陳玉宇解釋,中國經濟仍在較快增長,但是,三十多年經濟發展下,人口結構發生變化,總量上的勞動力就業壓力也已發生結構性變化,當前總量上的就業壓力並不大。中國經濟的就業壓力是結構壓力而不是總量壓力。

  陳玉宇認為,隨著傳統企業的關閉、轉型,傳統崗位的勞動力也將向新崗位轉移,這方面的壓力已經顯現,需要政府出臺寬鬆的政策環境予以支援。

  改革紅利創新紅利釋放

  “實際上中國經濟的運作受這三種力量的支配,即下行壓力、支撐力,還有新動力,通過它們來決定中國經濟的走勢。”盛來運説,隨著新動力的成長,潛力的繼續發揮,中國改革的繼續推進,創新的步伐加快,支撐力和新動力交織在一起,會對衝下行的壓力,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這是四季度包括今後一個時期最可能的運作態勢。

  實際上,在經濟轉型、産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如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是近年來經濟學界熱議的話題,新動力被寄予厚望。

  盛來運介紹,改革紅利和創新紅利進一步釋放,此外,雖然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減少,但是人口素質在提高,人口紅利也是很大的。比如現在每年有七百多萬的大學畢業生,構成了中國人才的紅利。盛來運稱,在這些因素推動下,新經濟、新産品、新業態形成一種新的動力,把這統統歸成一種新動力。

  對此,陳玉宇認為,未來中國人才紅利較大,經濟增長新動力未來的潛力非常巨大。陳玉宇進一步解釋,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出生的小孩,將會在未來20年時間內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這些跨越二十多年年齡層的人口大約是4億人,其中,有2億人左右受過大學教育,勞動市場增加這麼多大學高學歷的勞動力,就一定會誘發産業結構向著更高端、更好的産業結構轉變。

  但是,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合,也會産生市場摩擦,陳玉宇稱,在此之前,中國高端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仍將存在,因為轉軌過程中,能夠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的是傳統産業,適應高端勞動力的工作崗位有限,我們創造適合高端崗位的能力有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