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解析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率低:政府監管不到位

  • 發佈時間:2015-10-08 09:47:0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由於很多流動務工人員不了解社保轉移政策,加之轉移手續較為繁瑣,參保進程可持續性受到影響,導致大量參保勞動者無奈斷保。”點米科技社保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日前對《工人日報》記者介紹説,跨省流動農民工將成為斷繳社保最大群體。

  2014年以來,我國先後出臺了《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等文件,從制度上解決了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職工跨地區、跨城鄉流動就業時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和接續問題。

  但國家統計局今年4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比例為16.7%,而在高齡農民工聚集的建築行業,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僅為3.9%。

  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率為何這麼低?“參保率低與企業不規範的用工方式有關,政府監管不到位也是導致農民工參保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從觀念上來講,早早離開故土的這一人群大多還抱著回原籍領低保、在老家養老等觀念,對參加社保缺少熱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則分析稱,農民工參保,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當準入條件因為不規範的企業用工制度而不具備時,即使農民工想參加城鎮社保,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具備參保條件,農民工會不會自願參保,也取決於參保的收益率。養老金賬戶雖然可以跨省流動,但是社會統籌部分不能帶走。這就意味著在發達地區就業的農民工,一旦決定回到經濟較為落後的家鄉,養老金收益就要打不少折扣。”楊志勇説。

  那麼,農民工為何會選擇斷繳社保呢?據記者了解,我國城市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最低年限為15年,由於農民工工作流動性大,很難持續在一個地方繳費,再加上轉移手續較為繁瑣,不少農民工在外出務工前有參加新農保,但進入城市就業之後,會出現新農保斷繳而又未在新就業單位繳納社保的情況。

  農民工不繳社保或者斷繳社保,會留下養老和醫療保障隱患。對此,知名評論員周虎城建議,應建立全國層面的養老保險流轉機制,通過增加養老保險流轉的順暢性,讓農民無論在何處打工也都能享有養老保險金賬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