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優先向社會開放
- 發佈時間:2015-08-20 07:07: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通過《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升創業創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準;決定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涵養就業潛力和經濟發展持久耐力。
食品藥品推行産品品質承諾制度
會議指出,做強現代流通業這個國民經濟大産業,可以更好對接生産和消費,促進結構優化和發展方式轉變。一要堅決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路障”,禁止濫用行政權力限制或排除公平競爭,禁止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收取不合理費用或強制設置不合理交易條件,降低社會流通總成本。二要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實施“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鼓勵流通企業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三要創新流通領域市場監管,推行企業産品品質承諾制度,以農産品、食品、藥品等對消費者生命健康有較大影響的商品為重點,建立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全程追溯體系。四要完善流通設施建設管理,對公益性農産品批發市場等創新投資、運營機制,優先保障農貿市場、社區菜市場、再生資源回收等微利經營設施用地需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投資。
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
會議認為,開發應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有利於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會議通過《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強調,一要推動政府資訊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用,消除資訊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資訊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增強政府公信力,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在城市建設、社會救助、品質安全、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示範,提高社會治理水準。二要順應潮流引導支援大數據産業發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政策支援,著力營造寬鬆公平環境,建立市場化應用機制,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形成與需求緊密結合的大數據産品體系,使開放的大數據成為促進創業創新的新動力。三要強化資訊安全保障,完善産業標準體系,依法依規打擊數據濫用、侵犯隱私等行為。
小微企業免稅期延長
會議指出,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渠道、發展的生力軍。繼續實施定向調控,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扶持,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大發力,可以為創業創新減負,讓今天的“小微企”贏得發展的大未來。會議決定,在落實好已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一是從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小微企業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含20萬元)擴大到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二是將月銷售額2萬元至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長至2017年底。綜合新華社、中國政府網
現場
“不涉及國家秘密都應向公眾開放”
自2014年3月將“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提及這一“熱詞”。8月19日常務會的議題之一,是討論研究《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李克強總理強調,制定大數據行動綱要,要突出圍繞“政府大數據建設”和“創造健康發展的大數據環境”這兩項核心內容展開。總理的講話重點凸顯了三個“關鍵詞”。
關鍵詞:共用
平臺互不連通只是“資訊孤島”
“目前,政府各部門已經建成了十幾個數據平臺,但問題是,這些平臺相互不連通,只是一個個的‘資訊孤島’。”李克強針對政府大數據現狀説,“本來,資訊的連接是最容易的,商業網站之間都是連接的,但我們各部門的數據就不行,我的網就是我的網,別的部門要用,就是進不來!”他還向有關部門明確要求:政府大數據建設,首先要實現所有部門的數據“共用”。
推動政府資訊互聯互通,實現資訊“共用”,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一直盯著不放的問題。去年7月25日,他在山東浪潮集團考察調研期間,特意把相關部門負責人叫到身邊“現場辦公”,要求他們要以雲計算、大數據理念,與資訊技術平臺有機對接,建立統一綜合的信用資訊平臺,實現“大數據”共用。
在8月19日的常務會議討論研究《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時,李克強重點強調:各部門的數據首先要實現“共用”。“什麼叫‘共用’?起碼要有個連接,打開你的就能把其他的打開。共用過程中如果出現重疊,那就要進行銜接,實現數據整合。”他説。
關鍵詞2:開放
政府數據有時“打架”
對於政府大數據建設,李克強談到的第二個關鍵詞是“開放”。他説:“有一些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數據,不涉及國家秘密的,都應該向公眾開放,以方便大家使用。”
李克強説,特別是一些與信用相關的數據平臺,如果資訊不共用、不開放,就會阻礙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從另一方面講,相關數據的開放,也會倒逼政府數據發佈的真實性和規範性。“現在一些地方、部門發佈的數據,有時候會相互‘打架’,老百姓都搞不清楚究竟哪些數據是真實的。”李克強説。他要求,政府大數據建設不能僅僅“劃一個概念”:“首先要把政府大數據的建設事情辦好,給社會一個好的示範。”
關鍵詞3:安全
“大數據是大勢所趨”
去年7月,李克強在山東浪潮集團考察時説,不論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還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要依靠大數據、雲計算。“大數據是大勢所趨,是一個潮流。”
在8月19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強調的第三個關鍵詞就是“安全”。他説,網際網路等行業已經在不斷創新、發展大數據産業。“因此,政府既要‘扶持’,為大數據産業創造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又要‘引導’、‘規範’,保障資訊安全。”
總理明確,要完善産業標準體系,依法依規打擊數據濫用、侵犯隱私等行為,讓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分享大數據帶來的技術、制度和創新活力。
延伸
公開政府數據先要打破利益格局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大數據”。據北青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這是自2014年3月“大數據”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第9次提及“大數據”。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國家層面對“大數據”的理解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上述《綱要》強調推動政府資訊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用。此前,李克強曾在6月17日要求“加快政務資訊化工程建設,推動政府資訊開放共用”,一週後,6月的最後一次常務會議上,又進一步明確要求“開展政務等公共數據開放利用試點”。
城市建設、社會救助、品質安全、社區服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大數據應用示範領域。這是李克強首次明確政務數據優先開放領域。
家國智庫理事長、中國資訊協會國家資訊惠民專家委員會委員葉偉春告訴北青報記者,總理提出的“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行動計劃也都有賴於大數據作基礎。“網際網路的效應是‘加’,大數據的效應則是‘乘’,大數據能夠産生倍增效應。”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原所長潘璠介紹,從2012年起,全球大數據搜索曲線陡增,大數據開發應用進入全球視野。據他了解,世界各國都開始在大數據應用領域佈局,比如新加坡就利用國內所有商場交易的電子記錄計算CPI。葉偉春也了解到,已有國家將數據行動計劃作為國家戰略,由副總理牽頭推動實施,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不過,葉偉春指出,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政府數據要向社會公開,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目前各個部門各自為政,很多以數據涉密為由不願意推動數據公開,而有技術、有能力、有意願的機構想要做卻很難獲得政府數據。他建議確定一個統領數據管理的機構,打破部門利益。
潘璠也表示推動公開的前提是明確政府數據公開的負責部門,他指出工信部、網信辦、發改委等多個國家部委目前都有涉及大數據,因此需要明確誰來牽頭,細化分工,或者綜合三部門職能另設機構統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