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涉農信貸穩增長 農村金融結構性風險凸顯

  • 發佈時間:2015-08-16 11: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政策與業務創新部日前發佈研究報告,對於今年“三農”和縣域經濟金融發展狀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三農”和縣域經濟金融整體呈現穩定發展態勢。下半年,新業態、新改革和新轉變將為該領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農村金融面臨的結構性風險和整體經營壓力也將凸顯。

  上半年涉農信貸穩定增長

  報告稱,截至6月末,銀行業本外幣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餘額20.7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新增1.34萬億元;本外幣農戶貸款餘額5.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增速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2.1個百分點,新增4730億元;本外幣農業貸款餘額3.52萬億元,同比增長6.4%,新增1922億元。

  報告認為,涉農信貸穩定增長緣于“三農”發展形勢穩定。上半年,國內主要農産品産量價格穩定,國家涉農重大項目建設投入加大,農民增收形勢良好,“三農”改革加快推進。

  此外,國家對於農村金融支援政策力度加大也對涉農信貸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對“三農”發展實施定向調控措施。上半年,央行3次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降準範圍從農信社、村鎮銀行擴大到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並將財務公司也納入定向降準的範圍。

  縣域金融業務發展壓力加大

  報告展望,下半年,農村扶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趨勢將更加明顯,農民工返鄉創業有望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與此同時,為適應農村金融需求“短小急頻”、農民居住分散、抵押物缺失等特點,網際網路平臺將加快向農村滲透,農村金融新業態加快發展。

  但是,縣域金融業務發展壓力也在加大。報告分析,下半年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縣域金融仍將面臨宏觀經濟長期性放緩、縣域經濟轉型調整的艱巨挑戰。同時,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推進,縣域金融市場競爭將不斷強化。

  存款方面,縣域金融機構競爭強化,競爭重心逐漸向鄉鎮、行政村轉移,競爭手段更多依賴於渠道、體制等基礎要素。貸款方面,在縣域經濟偏弱運作的大背景下,償還能力有保證的項目成為各金融機構爭搶的稀缺資源。為搶佔縣域市場,金融機構採取了允許下調準入評級、靈活定價、簡化業務流程、提供多元服務等多樣化的方式爭奪優質客戶,加劇了優質項目的行銷難度。風險防控方面,在國家轉型調整背景下,處於産業鏈低端的傳統行業面臨重大調整,而這些行業大多集中于縣域地區,導致縣域業務風險持續增加。

  嚴格管控“三農”業務風險

  針對縣域金融風險防控壓力加大,報告建議,適應宏觀經濟減速換擋、轉型升級帶來的影響,把風險防控放在“三農”業務發展突出重要的位置,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針對低效微利的中小企業、高杠桿率的房地産企業、多元化擴張的家族企業、産能過剩行業中的企業鏈等4類法人客戶,開展清查摸底,加強風險防範。嚴防擔保鏈風險。在新增貸款及收回再貸貸款發放上,儘量避免企業互保和聯保等保證形式,落實抵質押品,提升第二還款來源的有效性,預防經濟下行期金融風險沿擔保鏈蔓延。加快風險處置。推進不良貸款名單制管理,強化清收責任。完善不良貸款市場化處置機制,加強委託清收、打包處置、債權轉讓等手段運用,加快推進符合條件的涉農不良貸款核銷。建立風險緩釋機制。加強與各級政府的溝通和合作,推動地方政府設立政策性擔保公司、風險補償基金等,進一步加強政府增信模式的應用,有效分散業務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