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大跌令資産價格全面承壓

  • 發佈時間:2015-08-13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人民幣中間價的持續下跌,正在全球範圍內産生巨大影響,幾乎所有類型的資産價格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而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民幣匯率因素並不是主導當前A股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因此影響偏中性,相比之下,房地産市場將面臨更大壓力,房企的海外融資成本將面臨提升。

  衝擊 人民幣暴跌波及全球

  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再降逾千點,創下2012年10月11日以來新低,報6.3306元,較前一交易日跌1008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兩日累計跌逾2100個基點,累計跌幅近4%。截至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下跌0.95%,報6.3829,日內一度跌近2%。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央行旨在完善人民幣中間價報價,讓人民幣匯率更多地由市場力量來決定的舉措,正在全球範圍産生重大影響,外匯、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幾乎所有類型的資産價格都受到波及。在外匯市場,與中國經濟增長息息相關的澳元及紐元跌至六年低點,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貨幣均在貶值。

  在大宗商品市場,人民幣中間價的大幅下跌亦推動了金價的上漲,並引發了原油以及鎳、銅和鋁等價格的暴跌。週二國際原油再度下跌,NYME 9月原油期貨最低下跌至42.69美元,跌至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週三歐市盤中,倫敦期鎳、期銅和期鋁紛紛跌至六年低點。摩根士丹利認為,貶值的人民幣和走強的美元,將推高中國進口的大宗商品價格,打擊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機構預計,若在岸人民幣貶值1%,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將隨之下滑0.5%到0.6%。在股票市場,歐洲三大股指、美國三大股指11日均遭遇重挫。8月12日,香港恒生指數下跌582.19點,跌幅為2.38%,收報23916.02點,創一個月新低。日經225指數則下跌了1.58%。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出現溫和貶值,今年年底貶到1美元兌6.4元人民幣的水準。與人民幣貶值壓力相伴隨的還有更強的資本流出壓力。為了防止出現資本流出與人民幣貶值相互加強的惡性迴圈,央行只能在外匯市場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穩定匯率。考慮到我國目前仍然擁有約3.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不會發生。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則預計,人民幣即期匯率在未來一年內走弱至6.50元/美元,並將2015年底的匯率預測調整為6.45(此前為6.25)。她同時表示,人民幣匯率相對以往將更加反映經濟基本面的情況,人民幣在中長期出現趨勢性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如果中國經濟表現依然相對較好。

  不驚 A股反應平靜

  儘管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下跌引發了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類型資産價格的波動,但A股市場對此卻並無劇烈反應。11日,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降千點的情況下,滬指僅微跌0.01%。12日,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41.59點,跌幅為1.06%,深證成指下跌205.99點,跌幅為1.55%。中小板指收盤跌1.31%。創業板指收盤跌2.84%。股指期貨方面,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分別下跌1.21%、0.72%、2.38%。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人民幣貶值對資産價格帶來了壓力,但如果能夠給基本面帶來穩定因素的話,將有助於改善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的預期。梁紅認為,人民幣的溫和貶值,短期對資産價格有些壓力,但市場如果認為適度貶值有利於經濟週期企穩,影響就是中性的。從目前市場的走勢看來,市場對央行此舉的反應是中性的、甚至略偏樂觀。中信證券的策略分析師也認為,如果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會使得大量資金流出中國,流入美國,所以影響偏負面。但從經濟來看,上半年出口是下降的,而匯率貶值的話,會促進出口,使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好轉,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擔心,所以整體是中性。

  海通證券的研究則顯示,自2005年7月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經歷了三次貶值,分別是2012年5月至8月,2014年上半年,以及2014年底至2015年初。這三次貶值的背景均為經濟基本面下行,工業增加值和PPI同比增速下行。在此期間,A股表現各異,分別為下跌、震蕩、上漲。對市場而言,當前的核心問題是未來利率趨勢和基本面變化,匯率會影響利率也是對基本面的反映。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本幣升值,有利於助推資産估值,甚至可導致資産估值泡沫化;相反,本幣貶值,則會打壓資産估值,有利於釋放資産泡沫風險。本帀貶值對房市泡沫及股市泡沬均有打壓作用,這有利於資産估值風險的釋放。來自滬深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19.1倍,深市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則分別為31.81倍、62.65倍和98.03倍,仍處於較高水準。

  承壓 房企海外融資成本提升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2天超2000點的跌幅,也將使連續回暖數月的房地産業再次遭受寒風的洗禮。人民幣貶值將降低投資者的投資力度,加速熱錢流出以及財富階級的資産轉移,並提升房企海外融資成本,加大風險。

  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此輪匯率調整過程中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對房地産市場是利空。長富匯銀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國也持有相似觀點。他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貶值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民幣貶值加速外資流出國內市場,房地産市場投資需求減少,拋售壓力加大,對房價下行構成壓力。此外,受2011年至2014年房地産調控的影響,房企國內融資成本難度加大,海外融資比例卻不斷提高。高額的海外融資雖然給國內房企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援,但是高企的利率將給前期大規模進行海外融資且銷售回款不利的房企帶來較大的違約風險。

  根據中原地産數據的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旭輝控股集團先後以優先票據、銀團貸款、配股籌資方式四次發債5.277億美元。恒大地産則以優先票據、配股籌資分別融得10億美元、5.934美元,其中優先票據利率高達12%,時代地産今年2月所發行美元債利率也達到11.45%。

  對此,標準普爾企業評級資深董事葉翱行表示,近兩天匯率的下跌,相當於提高了房企海外融資的成本,尤其境外融資佔比高的房企將會受到較大影響,但並不會帶來集體違約等現象。考慮到房企境外發債只是融資渠道之一,人民幣貶值對房價衝擊有限,加上房企最近在境內發債所得到的較為優惠的利率,仍有能力空間承受境外成本上升的幅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