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中間價兩日內急貶逾3%

  • 發佈時間:2015-08-13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匯市的震蕩並未停止,由中間價報價形成機制改革所引發的人民幣匯率調整還在繼續。繼前一交易日中間價貶值接近2%之後,1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306,較11日再次貶值接近1.6%。中間價在兩日內急貶了3.6%。

  而截至8月12日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在詢價交易系統中收報6.3870元,較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再次下跌639基點,當日跌幅達1.01%,略小于11日的跌幅1.87%。

  與此同時,在岸市場匯率貶值引發了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更大幅度的下跌。截至12日下午17點40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2.42%至6.5463,與在岸人民幣匯價差擴大至近1600點。12日午盤,離岸市場人民幣曾一度跌至6.5945這一近四年的低位。

  人民幣貶值的“蝴蝶效應”也顯現出來。在人民幣貶值的帶動下,所有亞洲貨幣全線下挫。在近兩日內,新加坡元1.4%的跌幅創出了2011年來的最高紀錄。韓元也創下了2013年5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印尼盧比亦下跌至1998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人民幣歷史上罕見的快速下跌令貶值預期在市場上迅速蔓延,看空人民幣的聲音此起彼伏。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國際和國內兩重因素看,市場上本來就存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近兩日的波動,原本屬於中間價形成機制改革後對過去扭曲中間價的修正,但若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跌至6.5的水準,後市恐怕不容樂觀。

  貶值預期的快速蔓延使得貨幣當局不得不迅速站出來穩定市場預期。12日上午9點半,央行通過其官方網站主動發聲。央行表示,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後,做市商報價和進行市場交易試探並尋求外匯市場供求均衡點的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些都有可能會臨時性加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波動。短暫的磨合期過後,外匯市場日內的匯率波動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變動將會逐漸趨向合理平穩。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表示,人民幣貶值雖然是一把雙刃劍,但若持續貶值,將對中國經濟以及國際貨幣造成衝擊。中國政府需全盤考慮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包括資本外流,以及有可能引發的其他金融風險。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在中間價更為市場化之後,最近兩日的波動正是央行在測試市場的底線,但是貨幣當局不會允許人民幣持續貶值。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從操作角度來看,相對快速的“一步到位”的貶值,要優於拖拖拉拉的漸進小幅的貶值。因為前者比後者更不會滋生穩定的單邊貶值預期,更不會加劇跨境資本流出的恐慌。目前看來,央行採用的正是“大步快跑”的策略。他表示,若市場適應和調整得過於劇烈,並不排除央行會祭出“穩定市場預期”之舉。

  而就在12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態稱:“近兩日的人民幣匯率波動仍在可控範圍之內,更為重要的是,人民銀行在必要的時候完全有能力通過直接干預市場來穩定市場匯率,防止出現由於羊群效應導致匯率非理性大幅波動。”

  另據外媒報道,央行在12日已入市干預。

  渣打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稱,此次中間價一次性下調象徵匯率機制改革又邁出新的一步,但並不代表新一輪人民幣貶值趨勢。“長期來看,在決定是否調整人民幣匯率預測之前,我們仍將等待更多政策信號的出現。”報告稱。

  央行強調,“從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看,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央行稱,我國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2015年前7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達3052億美元,這是決定外匯市場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援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基礎。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元在較長一段時間走強,市場對此已在消化之中。未來美聯儲加息這一時點性震動過後,相信市場會有更加理性的判斷。

  馬駿也表示,中國沒有必要靠與其他國家進行“匯率戰”來取得競爭優勢。事實上,如果每個國家都競相貶值,最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得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