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百城新建住宅均價漲3月 任志強稱樓市調整過低谷

  • 發佈時間:2015-08-03 07:19: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健  責任編輯:王斌

  最近,房地産與天氣幾乎同步升溫。

  中國指數研究院公佈的7月百城房價數據顯示,2015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68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4%,已連續上漲3個月,同比雖然仍處下跌區間,但跌幅較上月收窄1.32個百分點。

  原華遠地産董事長、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任志強近日表示,2014年這一輪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換句話説,該輪房地産調整已完成V字形的低谷,後面將是上升階段。

  深圳領漲一線城市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46個城市環比上漲,53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環比持平。

  其中,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湛江、東莞、武漢、北京、宜昌、保定、吉林、惠州、上海。其中,一線城市中深圳上漲9.73%;北京上漲1.49%;上海上漲1.16%。

  熱點城市仍舊是房價上漲的“第一梯隊”。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958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15%;並且同比在連續下跌7個月後,于7月轉為上漲,漲幅為1.3%。

  十大城市同比漲幅中,深圳、上海、武漢、北京、南京5個城市同比上漲,較6月增加3個,其餘城市下跌。具體來看,深圳上漲25.24%,居首位;其餘4個城市漲幅在6%以內,南京上漲0.75%,漲幅最小。

  中指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以來樓市逐步進入調整期,房企推盤節奏有所放緩,供應量與上月基本持平,需求方面,各城市間表現分化,整體成交量趨於平穩,企業方面,在銷售業績穩步回暖的背景下,房企拿地熱情日益升溫。

  房價升溫背後依然是成交量的推動。根據鏈家地産的統計,今年7月份,北京新房市場繼續攀升高位,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達1.3萬餘套,其中,純商品住宅7440套,再創2013年10月以來新高,目前市場水準堪比2012年較熱時期。

  “年內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援下,對需求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加上當下房價有回升的跡象,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使需求能持續釋放。”鏈家地産分析師李巧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兩月供應的增加,在滿足當前旺盛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成交的上行。

  當前市場熱度接近2012年

  在部分地區,房地産市場無論是價格還是成交量上的回暖已經成勢,一向對樓市走向判斷頗有見地的任志強又發聲了:2014年這一輪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換句話説,該輪房地産調整已完成V字形的低谷,後面將是上升階段。

  他還幽默地表示,多少年以前,就談論過炒股還是買房,當時有人鼓勵投股票,但最終投了房子都賺了,投股票的人賠得一塌糊塗。對比現在股市的情況,房子可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至少一線城市的暖意短期已經很難被吹散。

  根據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限購以來,2011-2015年月度純商品住宅成交量多數在7000套以下,連市場較熱房價漲幅較快的2012年,月均成交僅為7571套。而今年7月的純商品住宅成交已經達到7440套,可以看出,當前市場的熱度接近2012年,高於其他年份。

  據統計,7月北京扣除自住房後,純商品住宅供應3734套,較上月下降34.6%。2015年1-7月份純商品住宅供應量為21518套,較去年下滑42.1%。“供應量再現下滑,房企調價現象增多,未來隨著供需矛盾的加大,房價上行或將更為明顯。”李巧玲説。

  不乏熱點助推是一線城市房價走高的另一重要原因。北京通州副行政職能中心建設的確立,也吸引了一部分置業需求,上月通州成交均價較6月份上漲18.5%,目前來看此輪上漲尚未結束。

  此外,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內很多行業的領軍企業現在越來越重視自身房地産資産的管理,而調查顯示,企業不動産高管最為看好的仍是一線城市。

  目前樓市分化是最令人擔心的一點,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庫存量仍然高過預警線,任志強也認可這一點,但他對前景較為樂觀。“在後半年,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將受一線城市帶動,呈現穩定上漲的態勢。”

  下半年二三線城市發力

  目前樓市分化是最令人擔心的一點,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庫存量仍然高過預警線,原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也認可這一點,但他對前景較為樂觀。“在後半年,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將受一線城市帶動,呈現穩定上漲的態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