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4月主要經濟數據出爐 專家:穩增長措施有望加碼

  • 發佈時間:2015-05-14 07:15: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金磊  責任編輯:王斌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了4月份投資、消費、工業增速等數據,至此,4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大都出爐。透過數據可見,中國經濟運作仍處於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專家指出,未來穩增長措施有望加碼。

  部分數據顯暖意

  作為今年二季度經濟的開端,4月份經濟形勢如何,備受關注。隨著國家統計局13日下午公佈投資、消費、工業增速等數據,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均已揭曉。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罕見在數據發佈前一天,也就是5月12日,提前對4月經濟形勢進行了預熱和解讀:4月份國民經濟運作仍處於合理區間。

  縱觀一系列經濟指標,一些數據出現些許暖意。其中,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增速較3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4月份CPI同比上漲1.5%,較3月份回升了0.1個百分點;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連續兩個月高於臨界點;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079億元,同比多增1855億元。

  但一些指標增速仍在回落。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1-4月全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增速比上月略降0.2個百分點;4月份出口下降6.2%,進口下降16.1%。

  從廣受關注的房地産市場來看,1-4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0%,比一季度回落2.5個百分點。但在近期出臺的多項房地産新政拉動下,商品房銷售市場出現回暖跡象,1-4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4.4個百分點和6.2個百分點。

  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

  “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出既穩定又分化的狀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製造業PMI為例,4月PMI高於50%,表明製造業總體穩定,但其中大企業PMI超過50%,中小企業PMI低於50%,則説明中小企業在承受更大壓力。

  趙錫軍表示,從指標速度來看,凸顯出當前經濟面臨的複雜情況和下行壓力,但從數據的結構來看,又出現一些積極跡象,表明新産業、新業態、新動力正加速成長。如,1-4月份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0.3%,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9.9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展望未來,因外需羸弱、房地産下行和製造業産能過剩拖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管清友分析,實際有效匯率攀升、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外需不振制約著出口增長,而儘管房地産政策頻出,房地産銷售也似有回暖,但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積意味著房企短期內還將繼續去庫存,投資反彈至少也得在今年四季度。此外,過剩的重工業産能將長期面臨去産能化壓力,進而制約資本開支。

  對於當前的下行壓力,官方也有清醒認識。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5月9日表示,今年以來外貿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下行壓力大,要把穩增長、保份額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則強調,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仍需付出艱辛努力。

  穩增長措施需加碼

  “在國內需求低迷、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政府會加大穩增長的力度,穩增長將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管清友説。

  事實上,進入二季度以來,官方已出臺若干重大穩增長政策。其中,央行先後於4月20日降準1個百分點,自5月11日降息0.25個百分點;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則從財政貨幣政策、投資、房地産等方面開出了諸多穩增長“藥方”。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經濟增長動能仍然較弱,未來需要財政加快支出進度,基建投資加快落地,貨幣政策應進一步向寬鬆方向微調。

  管清友也認為,在財政和土地出讓收入雙放緩、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短期難堪大任的壓力下,貨幣會積極配合公共部門需求的再擴張,預計未來還會進行降準、降息。

  “在穩增長壓力下,宏觀政策要增強預調微調,更加強調結構性改革,積極發掘新的增長動力,盡可能把資源引導配置到新動力上面,從而謀求有效益有品質的增長。”趙錫軍表示,要防止回到過去那種不計成本、不管後遺症、“大水漫灌”的傳統增長模式。

  專家表示,在穩增長和結構性改革措施持續協同推進下,隨著政策效果和改革紅利顯現,中國經濟下半年企穩概率較大。(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