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從開發區到自貿區:中國穩步推進開發開放接軌世界

  • 發佈時間:2015-04-22 14:40: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從1981年中國批准在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到中國第二批自貿區掛牌運作,30多年間中國開發區形態的發展歷程,正是中國穩步推進開發開放的品質與層次,逐漸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過程。

  國務院特區辦綜合司原司長柳孝華表示,採用特殊經濟區對外開放的方式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中國改革開放特定歷史條件下“以增量帶動存量”、“以國際慣例突破舊體制”改革路徑的産物。

  截至2014年6月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5家,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12月建區。作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開發區,如今已走過30年頭。如今的這片開發區是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最活躍、外向度最高、對國際資本最具吸引力的區域。

  開發區的成功逐漸牽引出保稅區、高新區等新興經濟發展區域。其中,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幾大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的運作方式,是目前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

  高新區與開發區、保稅區不同,更側重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産業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而建立起來的集中區域。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高新區中最典型的代表。40多所高等院校,206所國家(市)科研院所,11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6家大學科技園,34家留學人員創業園……中關村無疑中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正是這些高新技術資源的集中催生了以聯想、百度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截至2014年,中關村內上市公司多達25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3萬億元。

  在專家看來,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地不斷推進,使中國逐漸形成了以特殊經濟區為支點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自貿區則是這一發展模式的集大成,同時也是進一步昇華。

  “從第二批自貿區掛牌前的謹慎決策過程看得出,自貿區建設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天津自貿區組成片區之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鄭偉銘説,自貿區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陣地。從開發區再到如今自貿區的發展歷程有其內在邏輯。“中國對外開放的形態更為豐富、內容更全面了,與國際通行規則越來越近了。”

  曾負責中國與多國自貿區談判的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副司長孫元江認為,目前世界範圍內雙邊甚至多邊自貿談判加速,中國加入WTO後市場開放的紅利較過去正在逐步消失。中國要想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還需考慮更多如何發揮制度紅利。其中關鍵一點就是關注世界貿易規則的變化。

  自貿區在中國的建設更多地體現為頂層設計,較高定位,以點帶面,輻射全國。天津自貿區方案起草小組成員劉恩專認為,自貿區建設的深層次目標是探索政府與市場關係這一根本改革。在創新政府管理方式中,不斷推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對接國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