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李克強打氣中國經濟:加大定向調控 推進財稅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4-15 07:04: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健  責任編輯:朱苑楨

新華社圖

  新華社圖

  今天一系列首季經濟數據將公佈。在昨日(4月14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打氣”中國經濟。

  李克強指出,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

  同時,新舊産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積聚,行業和區域走勢分化,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走勢向好,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

  他強調,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要用好多種政策工具

  在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等經濟學家和中興、海爾等企業負責人圍繞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轉型、創新發展等談了看法。

  大家認為,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運作開局總體平穩,結構調整亮點頻現,定向調控等政策一定程度對衝了下行壓力,但市場需求依然低迷,穩增長仍須持續發力。

  李克強認為,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但他也同時提到,“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

  李克強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國發展仍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抓緊政策和項目落地

  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可能跌至多年低點,這增加了中國政府抑制經濟放緩的壓力。

  多數機構均認為中國首季度GDP增速可能會下降至7%,若果真如此,這將是2009年同期以來最慢增速,前值增長7.3%。

  在座談會上,李克強也給出了穩增長的基本方向,他説,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有力措施,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

  李克強強調,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要用足改革創新動力源,堅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助力破障過坎,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政府自我革命要加碼,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向縱深推進,通過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破除制約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各種束縛。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進,以形成疊加效應,釋放改革紅利。把開放之門開得更大,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拓展發展空間。

  他説,要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組合,形成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動能。

  中國經濟大幅放緩不太可能

  近日,世行調降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估至7.1%,此前預估為7.2%。其報告稱,因中國需要解決金融穩定性問題,所以後續幾年的經濟增速也不樂觀,世行預計2016年增長率預估從7.1%降至7.0%,2017年再降至6.9%。

  但世行也同時指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享有龐大外匯儲備等政策緩衝,以及充足的財政空間來實施刺激舉措或對債務人提供救助,因此經濟大幅放緩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出席座談會的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此前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中國經濟金融的最大風險來自房地産下行和通縮壓力。目前,中國的房地産已經進入一個全面供大於求的時期,一方面過去十年供給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需求只是表面繁榮,真正的剛性需求並沒有快速增長。她説,房地産下行除了對整個實際GDP增長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外,它也會帶來價格的調整,一個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第二個是它使得很多行業的産能過剩更加集中地暴露出來。

  如何穩增長?汪濤給出的建議是應繼續加大基建投資和公共服務支出、加快有利於增長的改革、放鬆房地産政策、放鬆貨幣信貸政策。

  《《《

  現/場/側/記

  李克強現場問海關負責人:你們要不要改

  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10名專家學者、企業家走進中南海,就當前中國經濟獻計獻策。在談到海關禮拜天不工作,影響跨境電商的24小時銷售時,總理直接問相關負責人“你們要不要改?”相關負責人馬上表示,已經關注到該問題,正在制定改革方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