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一季度進出口數據難言樂觀 穩外貿政策將再加碼

  • 發佈時間:2015-04-10 07:0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面對嚴峻複雜的外貿形勢,穩外貿政策年內將再加碼。《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高層已經啟動部署對當前進出口形勢的摸底調研,並醞釀穩定外貿增長、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新政,中間品進口和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有望迎來政策鼓勵,相關政策將在年內正式出臺。

  “關於今年的外貿形勢,綜合考慮國內外各種因素,就規模和增速而言,形勢相當複雜和嚴峻,不容樂觀。”商務部人士坦言。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和2月出口波動很大,從下降3.2%到猛增48.9%,進口則持續走低,分別下降了19.7%和20.1%。開年這樣的外貿成績單並不理想。

  3月進出口數據將於近期公佈,研判外貿形勢以及觀測政策窗口將迎來關鍵時點。因為1月、2月數據往往受到春節因素影響,因此業內普遍認為一季度進出口數據綜合分析更具參考價值。但就目前來看,業內普遍預計3月外貿有所改善但仍難言樂觀。

  “目前預計3月出口會有略增,但考慮到匯率因素,企業可能感受不強。而進口估計仍難回升。總體來看一季度不樂觀。”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霍建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機構也給出了類似的判斷: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預測,3月出口將回歸正常,預計同比增速將降至0%,進口有所回升但仍為負增長,預計下降5%。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測,在國際市場有所回暖、進口商品價格大跌、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共同作用下,3月出口同比增速將大幅下降至12%,進口增速跌幅比上月縮小至-15%左右。

  相比起數據的不樂觀,企業的感受可能更為直接。來自珠三角的調研顯示,出口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利潤空間縮小。據廣東省商務廳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摸底調查,只有20%的外貿企業預期全年訂單有所增長,預期訂單下降的企業則達到40%之多。

  “外貿形勢和當前經濟大形勢是緊密相連的,製造業的回升會帶動外貿的增長,但目前來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未擺脫,企業又面臨效益不高經營困難的情況。這個回升過程會很緩慢。”霍建國表示。

  作為外貿主管部門的商務部已經倍感壓力。一位商務部內部人士對記者説,要完成年初定下的6%增長目標,壓力還是很大。當前一方面是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此前已經出臺的穩外貿系列政策,另一方面也在研究一系列新的政策。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高層已經啟動部署對當前外貿形勢的摸底調研,從多個層面著重了解目前出口企業的現狀和訴求。“現在主要是先調研摸情況,當然也不排除會繼續出臺一些有利於穩定外貿增長的舉措,在穩增長的同時也會兼顧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上述人士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中間品進口和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有望迎來政策鼓勵。相關政策已經在醞釀中,年內將會正式出臺。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多次點題“進出口”。相關政策涉及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改進口岸工作、改善通關環境、推進國際産能合作等多個層面。

  “可以看出國家層面對外貿非常重視。”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國家已經陸續出臺系列穩增長的措施,如果這些政策執行到位,那麼相信會很快見效。從當前來看,穩定外貿已經成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部分。外貿政策還可以繼續加碼,在穩增長的同時,也服務於外貿結構優化的方向,助力從“大進大出”到“優進優出”的轉變。

  霍建國指出,當前我國外貿已經步入新常態的轉換期,企業轉型升級成效顯現,新競爭優勢也正在形成。同時也要看到,內外部壓力仍然很大,仍有一部分企業生存困難。現在正是要咬緊牙關,幫助企業優化競爭環境、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時刻。

  在他看來,一方面今年已經出臺了一些有利於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這些政策會逐漸顯現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繼續出臺穩定外貿的政策。包括優化競爭環境、稅負統一、融資便利、改善行政服務等方面。此外,“還可以在支援進口上再下功夫,比如自主降稅方面,臨時調低部分産品進口關稅,放鬆技術裝備進口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