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魏傑:“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三大支柱性産業全解析

  • 發佈時間:2015-03-28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新常態”的含義,除了經濟增速回落到適度空間,同時還指經濟結構的變化。2012年以前中國經濟主要靠製造業以及房地産,新的支柱性産業是什麼?主要有三個:一是戰略性新興産業,二是服務業,三是現代製造業。

  先來看戰略性新興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市場潛力很大,從需求指標和技術指標這兩個指標來衡量。未來五年內,新興戰略産業主要有八個。

  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電等等。哪類新能源能率先發展起來呢?最高決策層拍板,核能率先發展,因為去年完成了技術創新,實現了第四代核電裝備,解決了斷水和地震的問題。所以,核電是啟動新能源的重點,我國關掉大量火力發電,啟動四個核電項目。

  新材料。新材料屬於戰略性新興産業,因為需求巨大。日本電飯鍋就用了新材料,大飛機的機殼技術突破也很快,船的動力系統發生重大突破,都是因為新材料的突破。

  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將改變世界。比如未來的體檢是基因體檢,基因體檢能提前獲知將患什麼病症。現在治療癌症已經找到了藥物進入細胞的理論通道;北京大學發現了老年呆癡的細胞病變過程。

  新一代資訊技術。未來所有活動都可以數字化。現在的資訊技術沒有解決大數據和安全性問題,安全性需要量子電腦的産生,可能在長沙突破。

  節能環保産業。我國是世界能源消費最大的國家,一旦産業體系構建完成,具有重大意義。解決之道在於技術突破。原來是誰污染、誰治理;現在是誰污染、誰拿錢、第三方治理。

  新能源汽車。美國已經獲得突破,電動汽車可達200公里時速。電動汽車走向産業化是必然趨勢,不能忽視。

  廣義機器人。人類社會從機械化、自動化到數字化。現在,服務業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

  高端裝備製造。我國裝備不行的原因,是製造裝備的裝備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裝備還不能生産,全靠進口。高端裝備製造發展起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很大。

  再來看服務業。服務業為什麼要作為支柱産業?因為能最大限度地吸納就業人群;再者服務業是消耗資源最小的産業;三是其比例決定經濟結構的水準。

  第一類,消費服務業。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餐飲商貿、兒童服務、健康醫療、養老消費。目前我國都屬於短缺,如看病難。消費服務業要走階層化、個性化之路,消費階層化是消費的突出趨勢。大規模的模倣性消費將退潮,消費服務不再是以行銷為中心,而是以客戶為中心。

  第二類,生産服務。指生産配套服務、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等。服裝、建築、工業産品等等的設計,就是生産服務。生産與設計分離,高度專業化,設計的搞設計,生産的專攻生産。

  第三類,商務服務。投行、諮詢、證券等等,非銀行金融服務放開,商務服務應運而生,未來有巨大發展前景。

  第四類,精神服務。人類有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為什麼能産業化?就是一種發泄的精神享受。

  最後看第三個支柱産業,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是未來的重要産業,將替代傳統産業。

  第一是飛機。既搞大飛機,也搞低空飛機,需求都很大。美國5萬架低空飛機,我國目前才100架。私人飛機買不起,但租得起,市場很大,所以應當作為發展重點,有可能將發展成為第三大飛機製造商。飛機製造涉及到14個子行業。

  第二是高鐵裝備製造。高鐵技術是成功的,高鐵還帶動了鋼鐵以及其他很多産業。比如,包頭鋼鐵廠早就不生産建築鋼了,轉而生産軌道鋼。

  第三是現代船舶製造。現代船舶製造是成為海洋大國的必然要求,因為資源大部分從海上來。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斷,就會很被動,所以航母編隊很重要。航母編隊不光是航母,還要一系列的配套保護設施。僅航母製造就涉及到19個子行業。

  第四是核電裝備製造。核電將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新能源,四個核電廠的開工,將帶動核電裝備業。

  第五是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比如“一路一帶”戰略,寮國水資源很豐富,輸送是個制約問題,因此輸變電需求很大。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