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經濟之聲年終特別報道之六:自貿區的春天

  • 發佈時間:2014-12-25 11:13:51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作者:張慧娟  責任編輯:王斌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14年,改革再出發。全面深化改革激發熱情、釋放改革紅利堅固信心。2014年歲末,經濟之聲精心策劃年終特別報道《大國2014》,今天請看第六篇《自貿區的春天》。

  上海自貿區橫空出世

  上海一家媒體曾這樣描述上海自貿區的早晨:周阿姨和她的三個姐妹,一大早就趕到了自貿區直銷中心門口,她們排在最靠前位置,嘰嘰喳喳聊著天,一臉興奮。上周,她們在電視新聞裏看到直銷中心的搶購熱,決定來湊湊熱鬧。早上8點不到,4人相約從寶山出發,7號線換乘6號線,一路輾轉,為的是能淘點便宜“洋貨”。但是,大媽們還是晚了一步,像加拿大豬肉、烏拉圭牛尾的冷櫃,在她們進來不到五分鐘,便已經被搶購一空。

  上海大媽們的自貿區淘寶之旅,只是上海自貿區萬千景致裏的一個小小特寫。作為我國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的橫空出世,點亮了東方的天空。

  從去年9月29日正式掛牌至今,政策如陽光普照、雨露灌溉,讓這個秋日裏出生的孩子萌發著蠢蠢欲動的激情,雖然仍在蹣跚學步,卻不斷望向遠方,翹首企盼明媚的春天。

  對於上海而言,自貿區獲批推行,不僅讓貿易領域獲得機會,對於航運、金融等方面更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作為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上海,在自貿區進行著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無前例的創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説:“通過自貿區平臺的發展,得到這樣一個制度紅利,會為未來中國的轉型發展和創新驅動提供非常強大的支撐平臺。”

  自貿區顯現強大“磁場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當自貿區邁出深化改革、先行先試的一步,國內外很多人都在觀察:這歷史性的一步,究竟會為“坐上火箭”的改革開放加入多少助推劑?

  一組數據可以證明,改革創新已經讓上海自貿區顯現出強大的“磁場效應”。以經常項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額為例,今年4月份最初統計時還只有460億元,10月份就已經達到2200億元,跨境人民幣的結算總量佔到上海市的17%,呈現出突飛猛進的增長態勢。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財政和金融服務局局長張紅:我們歸納出四句話,這四句話是我們對自貿區掛牌一週年來的基本總結:一是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體制已經建立;二是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平穩運作;三是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基本確立;四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導向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基本形成。

  上海自貿區掛牌運作,“負面清單”成了自貿區打出的第一張“名片”。一張清單劃出了“禁區”,更為企業打開一扇門,門外是更加廣闊的天地。“負面清單”的問世,使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改革貴在“墾荒”,上海自貿區的確發揮著改革“橋頭堡”的作用。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負面清單的意義是結束了從2008年到目前為止“政府在前,市場緊隨”的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市場自己的能量,根據市場自己的特長,只要不觸及到危機國家安全、金融體系穩定以及社會的和諧等重大問題,大家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能量來做。負面清單是針對跨國企業、跨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開展業務的清單,但不能排除未來這樣的市場化機制會在中國各地生根發芽。

  膽子再大一點跑得再快一點

  每逢田徑比賽,運動員站在起跑線上摩拳擦掌,吶喊助威的觀眾都希望看到追風少年跑出完美的加速度。而當上海自貿區被定義成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時,發令槍響過,跑著跑著卻似乎慢了下來。為什麼會這樣?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這一年的步子實在太慢,而且太謹慎。比如分帳戶核算體系,這個已經差不多完善了好幾個月,為什麼還不推呢?現在有了,就要發力了,就要開始推動了。我覺得要膽子大。

  膽子要大一點!這是專家學者的普遍期許。儘管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已經變得苗條——今年7月1日,上海自貿區公佈的2014版負面清單,比2013版減少了51條管理措施,調整率達到26.8%,從開放的角度來看,實質性取消14條、實質性放寬19條,進一步開放的比例達到17.4%,但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仍然認為,開放的“主旋律”突出了,節奏卻還顯得“慢了半拍”。

  姚景源:上海自貿區現在這種狀態和我當初對它的期望和激情有點差距。中國改革開放經過三十多年,習總書記講得很清楚,到了深水區。負面清單“瘦身”了,但我認為還是和小平同志當年講的改革有差距。小平同志講得很清楚,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思想再解放一點。我覺得這話在今天對建設上海自貿區還是非常重要的。

  加快腳步,因為改革任重而道遠,更因為機遇不等人,需要“只爭朝夕”。財經評論員葉檀直言不諱:自貿區還應該有更加開放的空間。

  葉檀:現在清單裏面還留著像“高端的商業地産的投資”,對於外資有非常大的限制。其實有些限制完全沒有必要,比如有色金屬、重化工業,只要是不牽涉到核心技術、核心領域,外資進來投資對於中國的經濟安全和中國市場的發展不會有負面影響。希望未來自貿區把負面清單進一步壓縮,起碼可以再壓縮1/3以上。

  一種模式多處開花

  人們期待上海自貿區像加滿了油的戰鬥機,滿載能量、昂首飛天。“負面清單”的這場“革命”,與其説是呼應外界關切的順勢而為,不如説是改革用意的真正體現。設立自貿區,對外開放只是手段,對內改革才是目的。

  自貿區的第一枚棋子雖然落在上海,但這本“教科書”裏的經驗輻射到的卻是改革進程中的整個中國。以開放倒逼改革,自貿區很快就有了後來者。不久前,國務院決定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全國自由貿易區將擴充到東部4個地區,從上海獨領風騷到“四小天鵝”攜手共舞。在中央黨校教授辛鳴看來,就是要通過自貿區模式,探索新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辛鳴:讓這樣一種模式多處開花,可以讓中國經濟發展在市場化背景下走得更好更快。把自貿區從一變成四,還從另外一個角度説明,我們的自貿區不是過去很多人想像那种經濟特區,它不是政策的特殊輸入洼地,而是一個創新平臺,要通過這個自貿區裏邊的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為經濟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在各個地方,進行創新、探索對中國經濟發展是很有利的。

  不是政策的洼地,而是創新的平臺。自貿區的創新力量,如同“小荷才露尖尖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塊大試驗田,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並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放眼更遠的未來,從負面清單到責任清單再到權力清單,三張單子將推動制度變革和創業創新,改革的巨浪將推動中國經濟這艘巨輪駛向更遠的遠方,自貿區這片“大試驗田”,將在一個又一個春天裏瀰漫陣陣花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