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中部地區成吸引外資新高地 資金進出將呈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7 07:3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周小苑  責任編輯:王斌

  商務部近日公佈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實際使用外資(FDI)繼10月份企穩回暖後,11月份繼續保持反彈態勢。專家認為,與過去穩定的小幅增長趨勢相比,我國利用外資呈現鋸齒式波動或將成為未來的新常態。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出現放緩的情況下,中部地區今年以來呈現較大增長,成為外資青睞的新高地。

  【11月使用外資增兩成】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1296家,同比增長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折合65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11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057家,同比下降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折合6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2%。

  從行業劃分來看,服務業近年來保持增長的態勢並未改變,仍然佔據FDI總額的一半以上。1-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5.5億美元,同比增長7.9%,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5.1%。相比之下,製造業的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則繼續下降,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9.3億美元,同比下降13.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3.8%。

  此外,主要國家和地區對華投資依然保持穩定。1-11月,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合計投入1000.1億美元,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同比增長1.9%。其中,南韓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5.9億美元和12.5億美元,增幅較高,分別為22.9%和28%。

  【中部地區吸引力顯現】

  今年以來,儘管FDI數據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是服務業所佔比重一直呈現穩定增長的勢頭。專家分析認為,在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下,中國致力於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第三産業在GDP中的佔比超過第二産業。在製造業吸引外資逐漸下降的情況下,服務業就成為利用外資的一大主要陣地,成為中國FDI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此外,我國吸引外資在地域分佈上也有了一些變化。相比于東部地區增幅放緩,西部地區同比出現下降趨勢,中部地區的FDI數據在今年一直呈現穩定的增長勢頭。今年1-11月,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4%。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東部沿海地區此前一直是利用外資的主力,但現在東部勞動力的優勢在下降,同時面臨轉型升級,沒有擴大生産規模,因此使用外資成本高,使得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産業在向中西部轉移。而西部地區,儘管要素成本低,但是基礎設施的條件、勞動力素質、管理水準等因素則相對較低。相比之下,中部地區的綜合要素實力較強,雖然勞動力價格比西部高,技術水準比不上東部,但是整體來看是優於西部和東部,所以實際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可能更多考慮的是一個地區的整體情況。

  【資金進出將呈常態】

  事實上,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FDI數據出現波動,一度呈現下降趨勢,引發了一些外媒的猜測。然而,隨著4季度頭兩個月FDI數據大幅回暖,此前有關“外資逃離中國”的傳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外資在這個月增長一點,在下個月下降一點是正常現象。”白明表示,去年FDI數據一直是連續增長趨勢,每個月都增長2%-5%左右,屬於平穩勻速增長。而今年FDI增長則呈現鋸齒式的波動,一方面是受到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與國家領導人出訪所帶回的大項目的落地有關,都會促使FDI快速增長。從11月份來看,實際使用外資項目個數減少,但是金額卻同比增長22.2%,平均單個項目比去年增長50%。因此,外資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總體來看是平衡的,不能説是逃離。

  在四季度FDI數據開了好頭之後,吸引外資下降的勢頭是否能得到遏制呢?在白明看來,第四季度利用外資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儘管10月和11月利用外資增長很快,但是並未形成趨勢,所以還是要根據具體項目才能確定。

  而對於明年利用外資的情況,白明則表示,時高時低的現象可能成為未來中國利用外資的新常態,而並不會像此前是相對平穩的增長狀態。中國經濟處於調整期,既有來的又有走的,有時候流入的會多一些,有時候流出的會更顯著一些,這都是正常現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