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勞力市場遭遇"成長煩惱":過度勞動現象突出

  • 發佈時間:2014-11-23 11:07: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於在北京一家IT企業工作的張祥來説,他的時間很多都在單位和路上。由於還沒有買房,他工作在東直門附近,住的卻是北京西北五環附近,每天要換四趟地鐵,花費很長時間。

  “單位經常加班,離住的地方還遠,腦子裏經常想的是寫程式。我回家基本上倒頭就睡,根本沒有時間看電視,更別説談女朋友了。”至今單身的張祥説。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像張祥這樣的在中國大城市非常普遍。北京師範大學22日發佈的《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舟車勞頓”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人群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其中,北京通勤時間最長,達到97分鐘。

  除北京外,廣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是通勤時間較長的城市,平均每天上下班(往返)時間接近或者已經超過90分鐘。同時,天津、南京、瀋陽、重慶等城市就業者每天的通勤時間均超過了65分鐘。交通擁堵以及郊區居住,市內工作都是通勤時間長的原因。

  報告指出,過度加班已經成為中國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雖然中國工時制度與世界已經接軌,但加班現象仍然嚴重,九成行業周工時超過40個小時,過半數行業每週要加班4個小時以上。

  事實上,在中國,每隔一段時間,關於加班如何算工資、某某英年早逝、落實帶薪休假等就會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與此同時,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勞動者並不能得到加班費。

  深圳聯潤達商業諮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義説:“我有一個外號叫小蜜蜂,小蜜蜂啊,飛啊飛,一年飛很長的時間,個人機票就要20萬,很多都是被動加班。”

  就連傳統上被認為比較清閒的公務員,也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輕鬆。一些中央國家機關和基層的公務員坦言,他們時常自嘲現在的工作狀態是“五加二”“白加黑”,加班費根本沒有聽説過,可謂是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兩不誤”。

  報告主持人、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介紹,目前,中國還存在男性“長工時”與女性“第二輪班”並存的現象。在加班群體中,男性是“主力”,平均周工作時間比女性高出約2小時。“然而,在經濟下行期,上述這種差異會有所擴大,女性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一旦衝擊來臨,首當其衝。”

  “第二輪班”是指參與勞動力市場活動的女性不僅和男性一樣承擔有酬勞動,還要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的現象。隨著中國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女性參與社會活動,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禁錮使得“第二輪班”現象普遍。可喜的是,“第二輪班”問題在中國一些大城市正在削弱。報告顯示,北京、上海男人最顧家,顧家系數超過了4.0,在工作日勞動時間長,且在休息日會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賴德勝認為,中國在邁向高收入國家進程中,必須進一步縮短工作時間,這有利於擴大就業數量和提升就業品質,有利於勞動者身心健康和促進勞動生産率提升,有利於加快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喬尚奎表示,過去的中國高速發展靠人口紅利,靠的是人們的過度勞動。如今,適應經濟新常態,就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多的依靠開發人力資本,合理確定科學勞動工時,並讓帶薪休假制度得到真正落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