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新版政府投資目錄公佈 改政績考核抑制投資衝動

  • 發佈時間:2014-11-19 07:3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國家發改革昨天(18日)舉行“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新聞發佈會。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介紹,新的目錄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許可權,其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項目取消核準,政府不再干預。另外他還透露,將在投資領域推出7個重大工程包,作為定向調控的抓手。經濟之聲記者晏琴、實習記者張藝萌報道。

  這次取消和下放的38項核準許可權中,有15項是由核準改為備案。通俗地説,就是項目的上與不上,完全由企業自己拍腦袋,政府不再干預。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説,取消核準的前提是,這些項目符合“市場競爭充分、企業能自我調節”等條件。

  李樸民:包括大家關注的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化肥、造船設施項目以及城市供水等城建項目。

  鋼鐵、水泥等産能本來就嚴重過剩,政府放權,會不會讓市場更亂?國家發改委産業司副巡視員李忠娟表示,不必過多擔心,她認為市場倒逼機制已經形成。

  李忠娟:鋼鐵行業1-9月份銷售收入利潤率是0.71%,電解鋁是負的3.73%,它基本上是微利或者是不賺錢了,因此企業擴大産能的意願明顯減弱。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對市場的靈敏度其實更早、更強。去年10月份,記者在廣東韶關採訪時,余柏林經營了30幾年的水泥廠就已基本停産。他的理由很簡單:政府實施差別電價後每噸水泥成本增加了31塊錢,但利潤只有20、30塊錢,虧本的買賣當然不做。他毅然投資了1億多元轉向一種新材料的開發。

  蘭格鋼鐵資訊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進一步分析,市場前景不好,銀行錢袋子緊了,同樣也會抑制過剩産能。

  王國清:對於一些鋼鐵行業新增産業,在銀行這方面來説這些貸款是很難實現的,就是嚴格抵制的。

  數據是最好的説明:今年1-9月份,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産能過剩行業的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分別下降5%、14.4%,31%。發改委強調,取消核準也並不意味著政府不作為,包括環保部等執法力度將更嚴,同時,各方仍需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

  除了“取消”15項核準內容,新目錄還將23項內容“下放”給地方政府,包括火電站、新建乙烯項目等。從地方以往的表現看,為了政績他們往往是力促項目開工,現在手中握有更多核準權,會不會引發新一輪投資衝動?繼續來聽報道。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坦言,為了發揮地方政府就近管理優勢,這次下放的力度很大,但能不能接得住、管得好,中央後期將持續關注。

  羅國三:強化後續監管的問題,國務院還專門委託全國工商聯開展第三方獨立評估。通過不同的方式,到地方實地調研。

  上海證券首席投資顧問付少琪認為,要徹底抑制盲目投資,政績考核的改變才是根本。

  付少琪:GDP的考核,這也是過去積極開工項目的原因。如果GDP考核從根本上取消了,地方政府的動力又減少了一大截。

  總體來看,目前保留在中央層面的核準項目,主要是一些跨地區、跨領域、跨行業的項目,比如跨境油氣投資、大型水電站等。那麼,未來會不會進一步取消或下放?發改委方明確表態,還有空間,尤其是地方政府核準內容,會適時調整目錄。

  在昨天的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還透露了一個重磅資訊,將在投資領域推出7個重大工程包,包括資訊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等。接著聽報道。

  2008年4萬億投資引發的一系列後遺症,讓“政府投資”變得越來越敏感。這次發改委為何還會高調宣佈,要搞“7個重大工程包”?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説,這些將作為實施定向調控的抓手,主要考慮是補短板、調結構。

  李樸民:增加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加強薄弱環節建設。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建立了工作的聯動機制,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除了解決好“投什麼”,“誰來投”也是7大工程包的關鍵點。發改委給出的答案是:重點支援社會資本參與,發揮中央投資引導帶動作用。

  但和政府不同,“怎麼投”才是社會資本最為關注的。溫州中小企業協會周德文認為,口號很多很美好,但最終還得看“療效”。

  周德文:就要真正的拿出一些好的項目,讓民營企業得到甜頭,然後這就鼓勵他的信心,各個領域他就會跟進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