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高“地耗”之痛:企業圈地惹的禍

  • 發佈時間:2014-11-19 01:00: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王政等  責任編輯:王斌

  土地浪費和粗放利用以及由此導致的高“地耗”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發展的突出問題。專家指出,企業是佔比最大的用地主體,在“成本約束”不強的情況下,企業浪費土地幾乎難以避免。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獲悉,由於土地緊缺,一些企業開始自想辦法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在沒法平面鋪開的情況下,立體發展向空間要地。然而,有這樣意識的企業還比較少,多數企業仍將節約集約用地看作政府的事、與自己無關的事,主動節地意識仍待培養。

  “多數企業還是習慣拿地”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企業對土地節約集約十分陌生,還有的企業直接説,節約用地跟自己沒關係,“這事兒歸政府管”。與企業喜歡標榜的“轉型升級”、“節能降耗”這些“熱詞”相比,“土地節約集約”在不少企業眼裏還是個生僻詞彙。

  位於浙江永康的群升集團引人注目的是其在建的10層廠房。該幢廠房佔地面積165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卻達到16674平方米,並且將在樓頂搭建30多米高的電梯檢測塔,以前這種檢測都是橫在地上完成的。僅此一項對原有低效廠房的改造,令其廠房建築面積擴容了1.5萬平方米,大大增加了企業生産有效空間,而且其整個廠房屋頂還將建設光伏電站,每年可發電100萬度。

  “要是能拿到地皮,企業也不會費這麼大勁改造舊廠房。”群升集團副總經理呂文喜説,現在當地用地實在太緊張,因此個別企業開始想辦法加高廠房來解決用地不足的難題了,但多數企業還是習慣拿地,如果當地拿不到地,就搬遷到中西部去,那邊土地便宜,可以隨便建。

  江西水晶光電有限公司是浙江企業在江西鷹潭投資建設的新廠,佔地150余畝,有部分土地是預留的發展用地。

  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塊地是從一個“圈地”企業手裏轉讓過來的,用了100畝,還有50畝等二期工程開工。

  這位負責人表示,企業到一個地方投資,都希望多拿點地,可以為企業發展預留出空間,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企業借預留發展用地“圈佔”土地。

  儘管自己企業已經將廠房從一層加高到五層,但浙江紹興恒元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茅元根認為,多數企業對節約用地並無動力。

  “土地一旦到了企業手裏,怎麼用就完全取決於經營者了,因為這是企業的資産,至於土地的資源屬性,很多企業沒有考慮。”茅元根説,只有企業擴張確實拿不到地,他們才可能想辦法加高廠房、立體發展,但現在各地以土地為籌碼的招商引資競爭,又給了企業“圈地”、粗放擴張的機會。

  “地皮倒一下手就能賺錢”

  “土地市場是一個不斷上漲的市場,而且倒騰土地的企業都賺到了錢,大家都知道拿到地就是資産增值,就能賺錢,所以大家都願意多拿地。”杭州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説,絕大多數企業都有這樣的認識,他們哪有動力少佔地?

  他舉例説,自己的企業2013年從其他企業手裏轉讓獲得一塊地,該企業當時是15萬元/畝拿到的,賣出是60萬元/畝,今年自己企業轉讓出去是83萬元/畝。

  “什麼也沒幹,地皮倒一下手就能賺錢,誰不願意多拿地?”他説,只有當“圈地”不賺錢,反而要付出持有成本的時候,土地才會節約集約利用。

  浙江紹興市索密克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百慶認為,當前一些發達地區工業用地價格相對還是較低,沒有真實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政府本來為促進産業發展而低價把土地出讓給企業,不少企業卻利用一、二級市場的價差來牟利,土地實際在“空轉”,沒有發揮其效用。

  “真正做産業的不會去打這種主意,靠土地賺錢的情況政府應該強化管理。”沈百慶説。

  儘管是招商引資的受益者,但江西光輝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閔林輝認為,要規範企業用地,關鍵要進一步規範當前過度、無序競爭的招商引資。

  他舉例説,現在地方都想當工業用地“價格洼地”,而不是“價格高地”,甚至有的縣明確,我們的地價就是要比隔壁縣低100元/畝,這樣才好跟企業推介。在此情況下,土地市場便成為一個買方市場,只要企業能“落地”,多佔點地又算什麼。

  一些地方正試行提高工業用地價格,以便讓企業形成內在成本約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杭州中能汽輪動力有限公司行政事業部部長曾亦兵表示,杭州提高工業用地價格,確實讓企業拿地成本大幅攀升,更重要的是讓一、二級市場的價格基本均衡,企業多佔地的成本太高,就會“做存量的文章”,想辦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不過,一些企業負責人認為,儘管成本約束可以激發企業節地的動力,但是當前提高工業用地價格還是要慎重,以免給製造業企業帶來負擔。

  他們建議,儘快啟動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制度改革,改變當前的供地格局,同時搭建二級市場資訊平臺,通過市場化的流轉讓土地利用更有效率。

  “節約用地得靠制度創新”

  “土地節約集約是個長期過程,要穩步推進,不能搞‘大幹快上’,關鍵得靠制度。”湖南華翔翔龍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智的話代表了多數企業的看法。當前既要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又要保障發展必需的用地。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防設備企業,2013年營業收入達到107億元,其總佔地不足100畝。公司技術總監于亮認為,像海康威視這樣畝均稅收高、土地利用效率也高的企業,政府應該有獎勵措施,引導其他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他建議,工業畝産或畝均稅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減免一些規費,如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220元/平方米),這樣企業就有節地積極性,長期堅持下來,企業也會按需拿地。

  針對縮短年期、分批出讓等節地措施,企業建議細化政策、明確預期。珀萊雅化粧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總經理王建榮認為,土地20年出讓期的確可以防止“圈地”,但20年之後怎麼辦?如何續期、如何補差價,這些都應該有明確的規定,否則企業不敢去拿這樣的地。

  他建議,當前各地在探索節約用地的措施時,應跟企業多做溝通,考慮得更細緻一些,以便政策能落地、有實效。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建議政府在某些領域放鬆管制,對節約集約用地做邊際改進。杭州一位企業負責人認為,工業園區不需要建寬馬路和所謂的“園林工業”,可對開發區的道路、綠化進行適當改造,這樣便能提高利用率,但這種改造目前規劃、建設部門仍有一些限制。

  曾亦兵建議,在工業園區推行輔助用地社會化,就是對每個企業都有的後勤服務用地、食堂、倉儲用地等,探索社會化管理,統一規劃、集約使用。

  專家指出,節約集約用地的推進必須考慮當前的發展階段、産業層次、地區差異,要綜合考慮、逐步推進,既要激發起企業動力,又不至於給企業造成太大負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