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多省部署4季度衝刺穩增長 未來6個月仍有下行壓力

  • 發佈時間:2014-10-29 07:03: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方燁  責任編輯:陳晶

  多省部署四季度衝刺穩增長

  專家稱,未來6個月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10月27日,四川省省長魏宏主持召開省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進一步分析三季度經濟運作情況,安排近期經濟工作。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本月已經有雲南、甘肅、山東、江蘇、陜西、江西、貴州、四川等8個省(區、市)召開會議,分析當地三季度經濟形勢,並對四季度經濟工作做出部署。綜合來看,各地普遍感覺經濟下行壓力在繼續增大,紛紛要求下屬各級各部門衝刺第四季度工作,力爭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從各省會議內容看,“穩中有憂”成為一個普遍提法。10月10日,貴州省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召開。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付京説,在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該省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壓力,主要表現為工業增長壓力加大、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壓力加大、財政增收壓力加大、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壓力加大。10月14日召開的江蘇省委常委會會議指出,雖然該省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穩中也有憂,下行壓力較大;雖然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但真正實現動力機制的轉換還需要一個過程;雖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佈局已經展開,但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還要下更大的功夫。

  出於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各省紛紛提出,四季度經濟工作需要衝刺。貴州省省長陳敏爾説,四季度的工作,要目標不鬆口,工作不鬆勁,乘勢而上,奮力前進。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全省上下要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奮力衝刺四季度工作,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效益,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9月起,情況略有起色,但改善效果尚不明顯。國家統計局28日發佈,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9%,增速比1-8月回落2.1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教授宋國青預測,受國內需求疲軟的影響,中國第四季度GDP增速將下降至7.2%。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稱,未來6個月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第四季度GDP增速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調控部門自10月開始陸續推出眾多穩增長舉措。專家認為,本屆政府堅持底線調控,一旦經濟面臨失速威脅,肯定要出手“救市”。對經濟“新常態”,不應僵化理解。

  “當前通過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估算的産能利用率指標雖略有回升但仍處於長期平均水準之下,企業庫存高企,去庫存進展緩慢,這些跡象都顯示經濟存在負的産出缺口,目前7.5%左右的實際GDP增速明顯低於潛在增長水準。”匯豐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馬曉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負的産出缺口以及經濟下行壓力的持續要求未來繼續出臺穩增長的政策措施,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出臺與近來討論較多的經濟“新常態”並不矛盾。決策層對於“新常態”的表述也強調了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短期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應與中長期改革推進和發展規劃相結合。

  對於經濟走向“新常態”的適應並不等於政策上的不作為。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稱,“新常態”下,對中國潛在增長率究竟多少雖有爭論,但是通脹回落、內需疲弱導致的貿易盈餘大增以及PMI指數中就業指數的偏弱趨勢,顯示中國當前經濟增長已運作于潛在增速之下。及時和適度的逆週期宏觀政策操作不僅必要,且有益於中長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至於穩增長的具體做法,則值得探討。財政部財科所前所長賈康認為,“新常態”下宏觀政策的新思路應該是把“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有效結合起來、更多注重“在供給端發力”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跟蹤國民經濟運作動態並前瞻性地考慮政策儲備與項目儲備,在全面改革深化推進過程中,使我國宏觀調控更好地體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取向和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功能與效應。

  中國社科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基地副主任鄭聯盛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仍應整體保持穩健,並繼續發揮預調微調的能動性:一是貨幣政策的應對機制整體保持穩定;二是發揮預調微調能動性;三是堅持防範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思維;四是繼續發揮創新性工具的調控作用;最後是深化金融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