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P2P新平臺倒閉潮加劇 監管或成九成平臺“大考”

  • 發佈時間:2014-10-20 08: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P2P網貸,是指社會主體利用仲介機構網路平臺將資金出借給資金短缺者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近兩年P2P平臺數量呈爆髮式增長趨勢,數量從200家增致800家。今年年底,有機構預計這一數字將突破2000家。

  行業迅速膨脹同時,近兩個月問題平臺事件亦加劇出現。有業內人士向中新網記者表示,除監管、門檻因素外,去年行業的“黑色10月”負面效應在今年開始顯現也成為重要因素。

  大環境使然,各界對行業監管的呼聲也空前高漲。而有平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如果進入監管時代,行業中起碼九成的平臺,將面臨生存的“大考”。

  “金融壓抑”致平臺數激增

  數據統計,今年P2P平臺數量較去年的800家相比,增長已近一倍。而行業的爆髮式增長中,東部沿海省份無疑是充當了“排頭兵”。

  僅9月份,江浙粵魯滬五省新增平臺47家,佔據了新增總數的近7成。其中,民間借貸最為活躍的浙江省,今年下半年,平臺數更是以每月11家的速度增長,成為下半年來行業熱情最為高漲的省份。

  業內看來,從積極方面看,國內的“金融壓抑”是P2P網貸行業迅速起勢的關鍵。迪蒙網貸CEO向雋認為,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市場龐大得很,而P2P網貸借助網際網路技術,能夠快捷高效解決當前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龐大的市場也吸引著各路資金涌入網貸行業,銀行、上市公司、國企、知名風投等“正規軍”今年以來也頻頻加碼P2P網貸行業,推動著行業持續升溫。

  除市場原因,前中債登法律顧問柯荊民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P2P平臺的激增還是由於P2P網貸進入門檻低,沒有註冊資金要求和牌照申請要求,尤其浙江、廣東等地區,以前的民間資本極易轉化為網貸公司。”

  浙江愛貸網創始人朱新琴告訴記者:“有些機構納入統計的可能有1000多家,但其實目前國內平臺已超過2000家。除金融需求外,行業目前仍屬於‘灰色地帶’也是出現膨脹的重要原因。而目前行業遠未達到飽和期,這種高速增長未來是否持續,還要看監管政策出臺後,行業參與者如何迎合大綱,整改和努力程度如何。”

   行業“冬天”致浙江等地倒閉潮加劇

  另一方面,頗具野蠻色彩的增長和行業環境的混亂,則不斷蠶食著P2P網貸行業的健康度。截至今年9月,國內P2P網貸問題平臺數量累計已超過200家。其中粵、浙、蘇三省的問題平臺數量93家,佔到總數的45%。

  而剛剛過去的9月份,國內出現問題的平臺多達22家,創下今年新高,也使今年問題平臺達到101家,與此前7年行業問題平臺總和相當,而10月份問題平臺更是幾乎每天出現一家。

  柯荊民認為:“監管的缺位的環境下,搭幾張桌子辦一個網站就可辦起來的P2P平臺,極易牽扯違法犯罪活動,其網站真實性也很難考證。”

  “問題平臺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行業中存在動機不純、想撈一筆就走的人,也有本想好好做,但不知道行業深淺,實力不夠的因素在裏面。”朱新琴説。

  以問題平臺的“重災區”之一浙江為例:去年浙江P2P問題平臺為17家,佔全國的23%,而2014年至今,浙江問題平臺數已增至33家,增加近一倍。雖詐騙、跑路事件早已引起各方關注,但從現實來看,浙江P2P問題平臺的肆虐,未有任何收斂之勢,剛剛過去的半個多月,浙江連續傳出雷聲。

  9月26日,投資人稱杭州金升貸出現提現困難,公司公告稱已無力償還本息;10月3日,上線一年的“融益財富”傳出跑路消息;8日,如通金融傳出其法人卷款失聯。後兩家平臺待收金額近6000萬。

  朱新琴向記者透露:“9、10月份包括浙江在內,全國出現倒閉潮加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受去年10月的倒閉潮影響。在很多行業可能年底才是淡季,但去年後在網貸行業看來10月就是‘冬天’,很大比例的投資人都經歷過去年的十月,今年多撤資‘過冬’。”

  業內稱僅一成平臺符合監管要求

  面對密集曝出的負面消息,浙江微貸網創始人姚宏此前接受中新網採訪時曾表示,經營者道德風險已成為網貸行業的最大風險。

  朱新琴對此也也表示了認同,她認為這在行業發展的任何階段都適用。由於道德不能以硬性指標衡量,監管出臺被很多業浙江網貸人士看作為降低這一風險的有效途徑。

  半月前,銀監會相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提出了P2P行業的十條監管原則:項目一一對應;堅持實名制;明確P2P機構資訊仲介身份;設定行業門檻等。這也是繼“四條紅線”後,監管層再次釋放的監管信號。

  在姚宏看來,任何一個行業從形成到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法規的引導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一個行業的健康成長和業界的良性競爭。

  朱新琴則認為,從新出的十條原則來看,對浙江乃至全國的P2P平臺將是一次“大考”。

  “如果按照新出來的十條監管準則的話,目前整個行業(基本)符合要求的平臺只有10%。監管出臺後會給平臺一個整頓過渡期,未來定會有部分平臺,慢慢減少標量,減少業務,在不觸犯紅線的條件下全身而退。”朱新琴説。

  另外,朱新琴表示:“在十條監管原則傳出後,浙江包括愛貸網在內的許多平臺已經開始整改完善,而其中‘貸款人和投資人的資金要進行第三方託管,不能以存管代替託管’對於平臺來講最為關鍵。因為不碰資金目前不僅浙江沒有平臺做到,放眼全國也是沒有,這對於行業的挑戰較大。”

  投資網貸還要重視到府考察

  “説多了都是眼淚。”幾天前,上海的張力(化名)剛剛社交軟體上更新了狀態,8月底在踩“雷”杭州錦融運通後,作為維權群主的他多次奔走于上海與杭州、台州之間。

  “雖然是小散,錢不多,但我們更承受不起這種損失。”張力説,維權中與其他投資者交流時,他不止一次聽到“以後不再碰P2P”的聲音,而他與幾位朋友在觸“雷”之後對平臺的選擇上也多了幾分瞻前顧後。

  採訪中,杭州不同P2P平臺的高管均認為,未來的監管將使投資人的權益得到較為完善的保障。而監管前夜,他們也向投資者提出了相關建議:

  姚宏認為,利率高低與風險大小因素自不必説,投資者選擇平臺還是要重視到府考察,同時關注平臺的團隊是怎樣的,標的是否真實,此外,當下諸如鋼貿等一些不景氣的行業因素,投資人也要考慮在內。

  朱新琴補充認為,如果不便登門考察,投資人也可以從平臺的網站來評定,查詢公司背景,看法人是否是參與平臺運營,或向平臺索要相關材料以核實平臺介紹,再者關注平台資産情況,通過資産證明等摸清平臺實力。

  “錢多多”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出事的平臺騙術都並不高明,但投資人還是樂此不疲的大筆投入,原因還在於投資者的投機心態,對風險認識不夠,過於追求高年化利率。據了解,目前P2P網貸業內目前已經形成一種共識,網貸市場如要健康發展,也離不開廣大投資者素質的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