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電信承建與運維省級政務雲平臺

  • 發佈時間:2014-08-08 08:29:2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劉梅 馮潔

  6月25日下午,隨著省領導輕輕觸摸螢幕,全國首個搭建於公有雲平臺、省市縣三級採用一體化模式建設,以電信政務雲為基礎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浙江政務服務網”正式開通運作。它標誌著一場以網際網路思維和現代化資訊技術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自我革命”拉開序幕。同時也標誌著以智慧政府為重要領域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我省取得發展。

  登錄“浙江服務政務網”,人們會驚訝地發現這張網“有點神”。首先,它實現了省政府部門權力清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省級財政資源管理清單“三張清單”,首次“曬網”。其次,它把政府職能的轉變,化為百姓辦事的便利。

  省市縣三級所有審批事項,連結全省9000多項網上審批服務,實現預審、代辦、全程辦“一網搞定”。

  老百姓最關心的婚育、教育、求職等14類便民服務形成專題,提供2.4萬項服務資源。

  司機處理高速交通違法的罰單、漁民申報船員證、退休職工配特殊藥品……諸如此類,曾經叫人“費時費力”的辦事難題,如今因為“這張網”均可“一站通”。

  能實現這些功能並不容易。先決條件是確保資訊在政府與公眾、部門與部門,以及各層級政府之間高速互聯、高可靠性運作。而通過雲計算技術整合我省電子政務分散的計算、存儲、數據和物業資源,搭建一整套政務雲平臺,是關鍵。

  “浙江省政務服務網”的政務雲平臺,正是由中國電信浙江公司負責搭建與運維。

  據介紹,在政務雲平臺未搭建前,我省各地的電子政務在資訊共用和協同方面沒有抓手,各部門之間的資訊共用困難。每個部門都在建設自己的系統、開發自己的標準,而部門之間的資訊“老死不相往來”。這造成了我省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利用率低、重復建設嚴重、“資訊孤島多”等現象。

  今年1月,省政府下發了《浙江省網上政務大廳建設工作方案》。5月6日,中國電信浙江公司中標“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政務服務網專用雲服務”項目。該項目重點打造省政務雲平臺,集中承載支撐“浙江政務服務網”運作的核心業務和數據, 對省級各廳局委辦政府部門提供基於IaaS、PaaS、SaaS的雲服務,並通過政務雲網路將這些服務輸送給政務雲用戶。

  省政務雲平臺建設之後,為各地市政務雲的數據共用、備份、擴展和業務爆發提供了雲資源。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總經理盧耀輝説:“政務雲建設是中國電信智慧城市建設中有關智慧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早在2012年,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已經與全省所有地市政府簽訂智慧城市合作協議或‘十二五’資訊化合作協議。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省市縣智慧城市推進機構,擁有1500人的ICT資訊化支撐隊伍,形成了包括三大領域、十五大重點應用、一個城市門戶的智慧城市體系,這些是與我省各級政府開展電子政務資訊化合作的一個重要基礎。”

  今年2月14日,省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杭州簽署《十二五資訊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通過加強合作,建設中國電信浙江創新園區;推動新興資訊技術和智慧應用的普及應用,助推“智慧浙江”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發揮電信雲計算和基礎通信傳輸網路、3G/4G無線通信網、應急通信保障等方面的優勢,建設運營“浙江省網上政務大廳”、政務雲等智慧政府項目,為我省電子政務資訊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目前,各地電信分公司圍繞省政府政務雲平臺建設積極開展地方政務雲建設,呈現了不少亮點。衢州分公司與衢州市政府開展政務雲建設合作項目就是範例之一。未來,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將進一步融合醫療雲、教育雲、交通雲等其他雲應用,不斷擴展政務雲面向政府、企業、公眾的服務。

  舟山 全省設區市中第一朵政務雲順利通過初驗

  年初,中國電信舟山分公司成功中標舟山市政府政務雲項目, 該政務雲是我省設區市中第一朵政務雲。基於軟硬體一體化的雲計算平臺,該項目採用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管理的建設運營模式,實現了機房、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路資源,和運維人員的高度共用。

  在舟山海洋雲(政務雲)數據中心,參觀者可以看到集約的空間內,整潔有序地放置著幾排伺服器。它們分為“數據庫伺服器”、“存儲伺服器”、“雲作業系統伺服器”等類別,按照數據模組、交換模組、存儲模組和安全模組等功能模組科學佈局、統一管理。

  中國電信舟山分公司行業應用中心主任鄭軍介紹: “政務雲建設很重要一部分是對伺服器性能的保障。以前,政府機關要用的伺服器是物理可見的,都分散在各地,而且大多數放置於不標準機房內。伺服器一旦擴容就容易形成空間壓力,引發反覆投資重復建設,要實現伺服器統一管理、數據安全備份等就更不現實。現在,通過雲技術,伺服器可以虛擬的形式實現伺服器性能,每1台物理伺服器就可發揮幾臺或十幾臺伺服器的作用。有了這些看不見的虛擬伺服器,不但伺服器性能大大提升,政府相關建設的資源利用率也隨之提高,政府可以省下一大筆投資費用,並確保伺服器安全穩定運作。”

  鄭軍把政務雲的建設形象地比喻為一條高速公路,而傳統的政務應用都是車。隨著車子越來越多,這些車“車型”不同、“速度”不同,對高速公路有了更高要求。而政務雲正是為政府部門搭建了一個底層的基礎架構平臺,讓傳統的政務應用遷移到雲平臺,為實現資訊共用、高效互聯、穩定安全提供基礎性保障。

  5月30日,經過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和各方努力,舟山政務雲項目建設完成,並提前8天開放6台虛擬伺服器和相應雲資源供客戶使用。于6月24日順利通過初驗。

  目前,舟山政務雲首個應用——舟山市網上大廳辦證系統正在調測上線,舟山市政府已有數十個項目計劃遷移到政務雲平臺。中國電信浙江公司主要為政務雲提供物理層、資源抽象與控制層、雲服務層、雲安全防護、運作監控與維護管理、雲服務管理六大部分的平臺服務,在安全、性能、標準化建設和集約化投資上,為政府做了有力支撐。

  衢州 打通“智慧環保”執法鏈,全省首創“五水共治”資訊化作戰指揮系統

  在衢州,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有關智慧政務建設的另一塊內容——智慧應用整合系統的開發,在環保領域“試水”成功。

  據衢州市環境保護局法規宣教處王峰介紹,目前,中國電信衢州分公司為衢州市環境保護局開發的“智慧環保”系統,已經打通了智慧環保的執法鏈。在環境監測的環節,該系統實現對飲用水、地表水、大氣站以及國控、省控和市控重點污染源的線上監控。可視化監控平臺,把監測點的高清視頻和夜間紅外監測數據通過數據中心進行分析。一旦分析結果“不達標”,“自動報警”系統就會將污染物源的“一廠一檔”和監測點資訊推送至移動執法系統。執法人員通過移動執法裝備及時“接警”,並可在移動設備上實現現場筆錄、後續督查等操作。不達標或嚴重超標的企業也可以在行政處罰平臺,完成處罰辦理。這樣由線上監測——自動報警——移動執法——行政處罰為主要環節的智慧環保執法鏈就串聯在一起了。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還為“智慧環保”系統搭建了地理資訊平臺。通過對空間地理資訊、數據中心和實時監測數據的整合,該平臺實現為水系污染源溯源分析、生態功能區準入制度執行、業態佈局規劃、應急指揮提供決策支援。

  “智慧環保”所有應用,實現單點登錄,統一入口訪問。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同時開闢了“愛環保”等移動應用,讓公眾參與環保,主動和環保監管單位進行互動。

  “智慧環保”投入使用之後,反響不錯。今年3月開始,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在“智慧環保”基礎上,為衢州建設了五水共治資訊化指揮系統。這也是我省首個與“五水共治”直接相關的智慧應用整合系統。

  利用資訊化手段推進“三河”治理,“五水共治”資訊化作戰系統,將污染源、河長資訊、項目資訊、交接斷面考核資訊錄入數據庫。並結合中國電信衢州分公司前期已建設的衢州市共建生態家園資訊管理系統,整合生態家園數據,形成“五水共治”作戰動態電子圖,實施動態更新,實時監測“五水共治”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登錄該系統,可以發現系統已經完成電子作戰圖中衢州全市各專題圖的製作,並針對市本級烏溪江流域、信安湖流域、衢江流域形成一系列數據的流域動態整合和展示。市縣、鄉鎮級河長制、水質分級情況、交接斷面情況、生豬養殖情況、生態農村建設情況、項目現狀和進展、城鎮生活污水等一系列資訊,形成不斷更新的數據庫和空間地理資訊,為衢州市“五水共治”提供智慧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