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私募金融在浙暗潮涌動 盤活民間資本助經濟轉型

  • 發佈時間:2014-10-17 20: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阿裏的誕生離不開背後資本的力量——前期軟銀和雅虎的投資。而今在浙江,各地基金小鎮及引導基金等逐漸興起,私募金融在浙暗潮涌動,助力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第二個“阿裏”是否將會在這片沃土誕生,時間或是最好的證明。

   私募金融作用不止資金

  杭州某資訊科技公司純技術、輕資産是其前期發展的優勢也是瓶頸,2009年7月獲浙江某創投公司1125萬元A輪融資;2010年獲1000萬元B輪股權投資;2012年再獲創投公司C輪投資2250萬元,公司估值達到2.25億元。

  公司2012年銷售收入8372萬元,實現凈利潤2558萬。公司預計將在2014年申報創業板上市。

  這是創業者的故事,是高新技術公司發展的縮影,更是私募基金“暗地涌動”的資本力量。

  曾是杭州UT斯達康的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網記者表示,2009年創業板開板後,掀起全民PE時代,私募基金這幾年高速發展。雖然5年來,整個行業的退出率不到10%,存在泡沫現象。但是不可否認,私募在中國的發展是大浪淘沙、漸趨健康的狀態。

  該負責人指出,私募基金的作用就是在輕資産的高新技術企業得到體現,傳統銀行不僅對其貸款的基金有限,更重要的是銀行不會有VC/PE的管理能力、跟進能力。VC/PE對初創企業來説,帶來的不僅是鉅額資金,資源更為重要。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曾在嘉興基金小鎮奠基儀式上表示,私募金融正在推動中國金融業的轉型,走向更開放、更國際化的金融業新時代。私募金融的發展有助於提升普通公眾的財富意識。

  基金小鎮吸金做産業孵化器

  2010年底,嘉興南湖區借鑒美國東部格林威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小鎮發展經驗,在全國率先啟動“基金小鎮”建設。發展4年來,吸引和集聚國內基金落戶,創造稅收的同時,也影響了當地企業的發展。

  根據嘉興市金融辦向中新網記者提供的資訊,截至目前,南湖“基金小鎮”入駐投資管理公司已達59家,註冊資金7.13億元;累計引進有限合夥企業433家,認繳資金471億元,上半年共實現稅收5171.86萬元。

  嘉興市南湖區金融辦副主任傅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12年VC/PE在全國已經壯大和成熟。南湖區背靠上海金融中心,依託嘉興科技城,清華長江研究院和中科院的先期落地,有國際化的企業和大量海歸人才,基金小鎮發展的條件都在。

  傅強指出,輕資産的高科技企業無抵押,從銀行拿不到貸款,很需要VC/PE的介入。政府做的服務就是考慮以股權投資作為切入點,來助其發展和壯大。

  據統計,目前,該區引進的基金共投資嘉興項目9個,投資金額達3.12億元;其中4家為企業,獲投資金達1.05億元。

  傅強表示,基金小鎮正式啟動2年來,對本地産業的投入還不多,需要再投入。其最大的影響就是,推動了本土企業經營者理念的轉換,嘉興企業“小富即安”的心態在改變。通過調研發現,中小科技型企業更願意去與資本市場接觸,更多的關注股權投資。

  “南湖區基金小鎮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務效率高和齊全,對LP的吸引很大。接下去也會建立一個資訊平臺,將資訊流、現金流和商流等更好的對接。”傅強説到,基金小鎮最後的落腳點肯定是推動當地企業的融資和發展,加快其轉型升級,這需要時間;也是在打造地方金融産業,將産出與稅收留在當地,做一個産業的培育和孵化。

  上海某投資公司基金經理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基金公司是否會參與基金小鎮,會考慮那邊的民間資本活躍程度、政府引導基金的力度、基金的退出政策等;但最終落地的還是項目資源。

  杭州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玉皇山基金小鎮目前正在設計中,一些方案還沒有落地,不宜做公開報道。但是和基金公司的洽談工作蠻順利,將重點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私募基金,充分發揮基金的孵化功能。

   引導基金做杠桿撬動民間資本

  據記者了解,在浙江除卻基金小鎮大力“吸金”,各地政府也以引導基金項目做杠桿,撬動民間資本。

  根據記者了解,杭州市從2008年開始做引導基金項目,核心在於政府讓渡部分收益,由此吸引VC/PE投資杭州當地企業。

  高科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愷秉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以引導基金吸引民間資本,可將基金的作用放大至少8倍。政府及相關專家由於不牽涉相關利益,效率不高。但是對VC/PE來説,投資企業後,與他們自身利益緊密相關,他們本身的素質也更專業更嚴格,對於高新企業來説是真正的“伯樂”。

  “通過公司的市場化運作機制,解決政府投資的區位問題的同時,對於解決企業的資金需求、轉型升級,以及培養人才方面,其溢出效益更為明顯。引入VC/PE對未來的浙江經濟幫助會很大。”周愷秉説到。

  根據高科技金融公司向中新網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杭州市創投引導基金,合作單位27家,基金總規模39.25億元,引導基金出資9.375億元。新設立基金已投資項目156個,投資金額22.01億元,帶動社會聯合投資金額21.41億元。

  同時,杭州投資項目102個,佔比65.3%;杭州項目投資金額14.24億元,佔比64.6%。杭州項目中,初創期個數61個,佔比59.8%;金額7.9億元,佔比56%。

  嘉興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嘉興市將以“基金小鎮”為依託,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的創業資本籌集機制和市場化的創業資本運作機制,推動建立包括種子投資、創業投資和産業投資的政府引導基金體系。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已引進創投基金200多家,基金總規模接近200億元,其中與政府産業引導基金相結合的早期投資基金有天堂矽谷、中興創投、紅土創投等10多家,基金總規模接近30億。

  國內某著名創投公司長期做江浙地區的基金經理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杭州和寧波的基金項目都是政府在支援,做一個杠桿效應。如政府出資2000萬與基金公司組建1億的基金,規定這個基金50%投于杭州,那就是説,政府花2000萬,實際得到了5000萬的投資。

  “主要是為當地企業融資帶來資金,政府也會得到一定的稅收。VC/PE更專業,知道哪些企業值得投資。與政府的合作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但總體來説也算是件好事。”該基金經理説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