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工商總局探索“三證合一”制度 多省份開始試點

  • 發佈時間:2014-10-17 07:23:3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商事制度改革更進一步。今後,企業或個體戶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將不用再分別跑手續,“三證合一”的登記制度將應運而生。

  在昨日(10月16日)舉行的第三屆工商行政管理創新發展高層研討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正在探索實行“三證合一”的登記制度。張茅稱,要讓企業更便捷地領到“身份證”,更順暢地辦理“資格證”,最大程度地實現便利化,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

  據記者的了解,國慶後,已經有不少省份開始探索“三證合一”制度,也有一些省份開始規劃該制度的試點工作。

  “三證合一”化繁為簡

  已經正式實施半年有餘的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初見成效。

  根據工商總局統計的數據,今年3月至9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766.35萬戶,同比增長14.40%;新增註冊資本12.59萬億元,同比增長76.39%。改革後,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數量由去年的6900戶增加到1.05萬戶。

  張茅在此次高層研討會上表示,未來要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最大程度地實現便利化,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

  所謂的“三證合一”登記,就是將當前企業設立登記時,依次需要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合併到一起辦理,實行“一窗受理,一表填報,並聯審批,統一發證”登記制度。

  此項制度的實施,無疑會進一步理順企業與市場的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記者表示,“三證合一”的效果是化繁為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企業創業活力,鼓勵投資,降低交易成本。

  “市場和企業的關係就像‘水池’和‘魚’,放寬市場準入,等於投放了一大批‘小魚苗’。單單在義烏,每天就誕生了133家新市場主體。有了‘小魚苗’,還要精心培育,使之活得好、活得久。”張茅説。

  有研究表示,歐洲、日本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12.5年,美國競爭相對激烈,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有8.2年,而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業還不到3年,這説明我國企業的生存環境要改善,自身競爭力還要提升。

  “結束了過去工商登記資訊,質監局組織機構代碼,稅務局稅務資訊之間的孤島現象,這樣就為下一步全國範圍內的信用資訊整合打下基礎。”劉俊海表示。

  辦證只需跑一地

  記者獲悉,當前 “三證合一”登記正處在試點階段,很多省份已經在做相關計劃,待條件成熟後,逐步將企業設立所需三個證件三個號碼合併為一個證件一個號碼。

  就在國慶節後,安徽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發放,同時湖南省永州市也頒發了湖南省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吉林省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這個計劃我們有,今年要開展試點,但是具體的方案還沒有正式出臺,正在制定中。”

  此外,遼寧省也將計劃開展此項改革,據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將首先在瀋陽、鞍山、朝陽三市開展試點,於今年年底前在其政府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試行,並於明年3月在遼寧省全面推開。

  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三證合一”登記改革後,企業設立更省力。按照過去企業設立的規定,辦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證分別需要跑工商、質監、稅務三家部門,改革後,企業只需一次性提交材料。

  另據記者了解,“三證合一”後企業申報也更加便捷。過去辦理 “三證”,企業需填寫三份申請,填寫64條資訊,重復提交多種材料,費時費力。改革後,申請人只要填寫一張申請表,填寫17條資訊,就可完成“三證”設立申請。

  按照張茅的表述,在經歷過一番商事制度改革之後,還要進一步推進登記註冊制度便利化,“‘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則最大程度地實現便利化,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