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內陸核電站建設“十三五”期間啟動

  • 發佈時間:2014-10-17 01:29: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付毅飛  責任編輯:王斌

  在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30週年之際,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向媒體透露,我國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啟動內陸核電站建設。

  “如果不是福島核事故的話,內陸核電站現在可能已經開工了。”王毅韌表示,相比沿海核電站,其在技術上沒有本質區別。“沿海核電的冷卻水取自大海,內陸核電是冷卻水迴圈使用,在安全性上沒有問題。”他説,法國、美國等國家大部分核電站都在內陸。他介紹,我國幾個內陸核電站廠址已經完成大量前期工作,湖南、湖北、江西等都預備了很好的廠址。“估計在‘十三五’期間,內陸核電站就會開建。”

  王毅韌介紹,目前我國大陸運作的核電機組有21台,總裝機容量為190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7台,裝機容量為2953萬千瓦。

  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規模居世界首位,約佔世界在建機組總量的40%。對這一數字,王毅韌認為應結合我國核電項目現階段的發展,從經濟社會、生態、能源結構等多重因素考慮。他表示,我國核電量僅佔全國發電總量的2%,而國際平均水準則達到15%。“國家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長,核電是必然的選擇。”他説。

  同時,受到福島核事故影響,幾年來世界各國對於發展核能更加謹慎。王毅韌説,我國核能發展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保持著良好的安全紀錄。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我國對在運營和在建的核電項目進行了全面檢查,進一步增加了應對極端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如增高了防浪堤高度等。多年來,我國已建立與國際接軌、較為完整的核安全法規、核安全監管及核應急體系,加入了國際上主要的防核擴散機制;在國內建立起完整的核保障監督、核材料管理和核出口管制體系,確保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付毅飛)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16日在京表示,到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機組將達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許達哲在當日舉行的“慶祝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30週年”研討會上表示,核能作為滿足能源需求、緩解環境壓力、應對氣候變化最為現實的選擇,將成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中國大陸目前在運核電機組21台,總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7台,總裝機容量2953萬千瓦。我國已建立起包括鈾礦地質勘探、鈾礦採冶、鈾轉化、鈾濃縮、元件製造、核電、乏燃料後處理、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環節的完整核工業體系。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表示,多年來中國核能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在核電方面,具備三代核電安全性能的“華龍一號”正在接受機構組織的通用反應堆安全評估,CAP1400已經通過了中國核安全監管部門的核安全審評;在先進核能系統方面,中國積極推動快堆、高溫氣冷堆、浮動堆、熱核聚變裝置等方面研發,中國實驗快堆于2011年7月並網發電,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于2012年底開工建設,熱核聚變裝置、浮動堆研發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在核燃料迴圈方面,一批核燃料産能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投産。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特徵化核燃料元件實現入堆考驗。自主設計建造的乏燃料後處理中試廠完成熱調試,全線打通了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工藝流程。先進核燃料迴圈研發平臺建設穩步推進,一批軍民共用的研究實驗設施相繼投入使用。我國已形成國內生産、海外開發和國際貿易三渠道並舉的鈾資源供應保障體系,以保證天然鈾安全、經濟、穩定供應;在核技術應用方面,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爆炸物檢測裝置和放射性物質檢查系統已在多個國家成功使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生産鈷-60獲得成功,打破了鈷源國外壟斷的局面。核技術在醫學、農學等方面的應用方興未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