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海運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 發佈時間:2014-09-04 08:57: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部署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海運強國建設。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在9月3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是建國以來國務院第一次對海運業長遠發展制定的系統性政策意見,把海運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推進現代海運體系建設、深化海運企業改革具有重大推進作用。

  意見提出了推進國有海運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發揮財稅政策支援作用等措施。分析人士指出,在近期BDI連續上漲,航運業顯現復蘇苗頭的情況下,如今海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將對航運産業以及港口等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七方面任務

  意見明確,到2020年海運業發展的發展目標是,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運體系,適應國民經濟安全運作和對外貿易發展需要。

  何建仲介紹,意見提出七個方面的任務:一是優化海運船隊結構。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專業化船隊;二是完善全球海運網路。核心是要建設物流樞紐、多式聯運和集疏運體系;三是推動海運企業轉型升級。核心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四是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核心是加快發展和創新高端航運服務業,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中心;五是深化海運業改革開放,核心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海運企業,海運投融資和經營管理市場進一步開放;六是提升海運業國際競爭力。核心內容是完善海運業相關標準、規則以及人才培養政策,提升國際化水準;七是推進海運安全綠色發展。核心內容是發揮海運的比較優勢和綜合優勢,促進海運安全發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

  專家認為,意見中“財稅政策”是一大亮點。意見提出,整合各種專項資金,推動運力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運輸效能提升。借鑒海運業發達國家經驗,研究完善涉及國際海運的財稅政策。加大現行財稅政策執行力度,確保落實到位。

  意見同時提出,推動簽訂長期合同,形成海運企業與貨主風險共擔、利益共贏的穩定關係。提高我國海運企業承運進出口貨物的市場份額,提升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能力。

  實施細則將出臺

  從2008年開始的航運業“寒冬”使國內航運企業深陷泥淖,高峰期的急劇擴張也使運力過剩嚴重。據介紹,目前我國海運運力總體過剩,沿海運力過剩比例已經達到30%,幹散貨運力過剩比例還要更高一些。

  為了幫助航運企業“脫困”,交通部先後出臺了港口轉型升級、水運綠色發展、沿海港口碼頭靠泊能力管理、促進郵輪業發展、老舊船舶拆解補貼等方面的指導意見,取得了明顯成效。

  交通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海運市場總運力減少了420萬總噸,同比下降6%;新增運力的結構比較合理,拆解老舊船420萬總噸,新簽的造船訂單是900萬總噸。新造船舶的噸位是過去船舶平均噸位的2.2倍;危險品船、客船的老舊船比例大幅度下降。

  下一步,何建中表示,交通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一個加快促進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同時,加快推進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提升航運服務業的水準,特別是高端服務業,如航運交易、航運資訊、航運法規和理賠、航運的金融和保險;三是加快提升口岸便利化水準,加快推廣上海自貿區單一窗口的管理模式;四是提升主要沿海港口和內河重要港口的服務功能。

  對於深化國有航運企業改革,何建中表示,應加大這個領域的改革力度。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尤其是要調整運力結構、運輸結構和資本結構,真正走出一條航運上下游産業之間、航運企業之間的戰略投資合作之路,推進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

  9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仲介紹《國務院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