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縣級納稅服務將有統一標準 3000多萬戶受益

  • 發佈時間:2014-08-30 07:41:2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麗輝 吳秋余  責任編輯:孫朋浩

  減少稅務人員實際操作過程中自由裁量權,整個辦理過程更公開透明

  納稅人報送的資料、辦稅環節、辦稅次數、辦稅時間等將平均減少三成以上

  服務規範實施後,可當場辦結的即辦事項數量,將增加到50%以上

  8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全國稅務機關視頻會議,推出《全國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範》,並自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試行。這意味著,今後全國近4000個縣級稅務機關辦稅業務流程將執行統一標準,超過3000萬戶的納稅人有望享受到同樣的基本納稅服務。

  規範包括9大類72項1120條,基本涵蓋了納稅人經營運作中的涉稅事項

  “此次出臺的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範,立足稅務部門對納稅人提供的前臺服務,以納稅人申請辦理的服務事項為主,適當兼顧稅務部門依職權進行管理和服務的事項。”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負責人介紹,服務規範共分為9大類72項1120條,內容包括稅務登記、稅務認定、發票辦理、申報納稅、優惠辦理、證明辦理等,基本涵蓋了納稅人經營運作中的涉稅事項。

  比如,企業、個體戶以及自然人的“稅務登記”,如何設立、變更、登出;遺失補辦、跨區遷移,納稅人需要報送什麼材料,稅務機關要經過哪些流程,多長時間辦結等,服務規範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出口退稅、稅收優惠企業資格如何認定,納稅人減免稅如何辦理,關係到國家稅收政策能否落地、執行是否到位,直接影響企業的切身利益和經濟發展大局。服務規範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梳理,從管理制度到操作流程作出統一要求。哪些稅收優惠事項需要審批,哪些是事前備案或事後備案,審批需要什麼手續,都列舉得清清楚楚。

  “這樣一個服務規範,可以説既是稅務人員的操作手冊,又是納稅人的辦稅指南。”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教授認為,服務標準如果不統一,一個地方一個樣,在具體執行中就可能不按程式走,出現“刁難”納稅人或者對關係戶“放水”的情況,容易導致權力“尋租”。而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服務流程,不但使稅務人員辦稅有規可循,減少實際操作過程中自由裁量權,而且整個辦理過程更加公開透明,也有利於社會公眾進行監督,為經濟發展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全國近4000個縣級稅務機關,服務標準統一將使3000多萬戶納稅人受益

  “縣級稅務機關處在稅收一線,與納稅人直接打交道最多。抓好縣級稅務機關,著力打通服務納稅人的‘最後一公里’是提升全國稅收服務水準的關鍵。”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打造統一的納稅服務規範,全國納稅服務將結束“戰國時代”,加快向稅收現代化邁進。

  王軍介紹,在全國稅務系統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徵求意見中,納稅人意見最強烈和最集中的,就是納稅服務工作不規範的問題,包括服務標準不一、辦稅程式繁瑣、辦稅效率不高、服務態度不好等。從全國層面來看,由於缺乏統一的工作標準、服務制度、運作機制,加上各地發展水準的不均衡,造成了納稅人在不同地區辦理同一項涉稅業務,需要的時間、可以選擇的方式、能夠享受的服務卻不盡相同。

  怎樣一把尺子對待納稅人,一個標準服務納稅人,真正做到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加強頂層設計,借鑒國際有效經驗,參考我國服務行業標準體系,按照“流程更優、環節更簡、耗時更短、效果更佳”的原則,制定了這一服務規範。

  記者從稅務總局了解到,縣級稅務機關不僅設在縣裏,也包括市轄各區的稅務機關。國稅、地稅加起來,全國縣級稅務機關近4000個,直接服務的納稅人多達3000萬戶,佔了全國企業的絕大多數。為確保服務規範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效果,稅務總局前期選擇8個省的28個縣(市)開展了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重慶市璧山區,納稅服務全部搬進了政務大廳裏,國稅、地稅通過後臺銜接,納稅人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兩家的事,實現了基本服務規範全部落地。按照服務規範,當場就可以辦妥的即辦涉稅事項,由原來的48項增加到110項。非即辦涉稅事項則壓縮到了3項,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減少了3/4。“一些服務事項在辦理過程中,可能需要領導簽字。我們每天專門派一名副局長在服務大廳值班,按照規定履行相關職責。就在現場辦公,不必再把材料報送到領導辦公室了。”璧山區國稅局副局長柏興明説。

  據國家稅務總局測算,服務規範在全國實施後,納稅人報送的資料、辦稅環節、辦稅次數、辦稅時間等,將平均減少三成以上,很多原來一天辦不完,需要納稅人跑多次的事項,通過優化簡化流程而成為即辦事項。據統計,服務規範實施後,可當場辦結的即辦事項數量,將增加到50%以上。

  服務內容分為基本規範和升級規範,基本規範是“規定動作”必須做到

  不過,全國各地特別是縣這一級,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納稅服務水準也不一樣。實行一個服務標準,會不會造成“一刀切”,反而拉低了一些縣區的服務水準?

  “我們已經考慮到這一情況,並將服務規範的內容分為基本規範和升級規範兩部分,基本規範屬於‘規定動作’必須完成;升級規範則可根據自身條件來實施。”王軍解釋説,基本規範是縣級稅務機關必須做到的基礎性服務規範,升級規範則是對縣級稅務機關服務要求的提升和服務發展方向的指引,各地可在達到基本規範的基礎上穩步提升。

  比如,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縣級稅務機關,比照基本規範努力精簡辦稅流程、縮短辦稅時間、拓寬辦稅渠道;而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則可以比照升級規範,進一步優化辦稅服務、辦稅流程、辦稅時間、辦稅渠道。同時,稅務總局將對規範實行動態管理,條件成熟時,及時將升級規範轉變為基本規範。這樣,隨著軟體和硬體設施的不斷完善,不同區域的納稅人享受的納稅服務水準將不斷提升,並逐步趨於一致。(記者 李麗輝 吳秋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