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安倍陷入“囚徒困境” 西方憂其重演屈辱歷史

  • 發佈時間:2015-01-23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日本政府一邊請求正聯手打擊IS的美英等國幫助,一邊不得不通過埃及、土耳其等中東國家與當地部族聯繫,爭取和平解救人質。西方則擔心安倍政府可能重演當年日本政府向恐怖組織“赤軍”支付贖金的屈服做法,答應IS要求的2億美元贖金,認為一旦這樣做將動搖國際反恐同盟。而東亞國家則關注這一事件是否可能促使日本進一步強化對外軍事力量,打破日本不參與對外戰爭的和平憲法的約束。《南韓日報》22日稱,去年日本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並積極試圖對外使用自衛隊,此次人質事件後,日本很有可能以反恐為名加大對紛爭地區的軍事介入程度。

  日本會重演營救人質的屈辱歷史嗎?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1日稱,安倍從中東提前返回日本時發誓“盡一切可能”來解決這場危機,但現在他發現自己正面臨非常棘手的時刻:他必須在對人質表現出極大同情的同時高調反對恐怖主義,而且還要打消公眾的擔憂,民眾現在就日本在世界事務中的高調表現存在相互衝突的觀點和感情。報道稱,歷史上日本在營救在海外被恐怖組織綁架的日本人時曾遭遇過數次“恥辱”。2013年,在阿爾及利亞工作的10名日本人被當地恐怖組織綁架,但日本憲法排除了日本自衛隊前往阿爾及利亞進行營救的可能。人質被害後,日本還遭受了無法派遣軍機將當地其他日本人接回國的“恥辱”。此外,日本政府也曾向恐怖分子屈服過。最著名的事例是1977年,日本恐怖組織“赤軍”劫持一架日航客機後提出600萬美元贖金以及釋放其他被監禁的“赤軍”成員的要求。當時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曾代表日本政府宣佈同意劫機者的要求,並強調“人的生命大於地球”這個原則。

  近兩天來,日本政府通過各種外交渠道向相關國家求援。正在英國訪問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向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求援,並親自致電伊朗外長請求幫忙,蒐集兩名日本人質的相關資訊。這些國家均表示會盡全力協助。《華盛頓郵報》21日稱,日本可能面臨著來自美國要求不支付贖金的壓力。對於一個處於中東事務邊緣的國家來説,日本正陷入一個非同尋常的困境。日本共同社稱,美國國務院21日表態稱,“支付贖金將助長恐怖組織的氣焰,日本應該明白美國這一長期方針”。美國官員解釋稱,“不能讓綁架人質者獲得回報,這是美國政府的原則。因為如果做出讓步,美國人被綁架的危險將進一步增高。”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與英國國防大臣會談時請求支援解救日本人質,英國國防大臣回復説,“他們是與我們完全沒有共識的恐怖分子,必須用強硬態度來解決”。

  而在日本國內,不少聲音卻認為日本政府應當支付贖金。自稱曾與IS有過聯繫的日本同志社大學前客座教授、日本伊斯蘭教研究學者中田考22日在東京的外國記者協會舉行記者會,他稱將會親赴中東,與IS聯繫。同時,他建議日本政府向IS提供人道援助,緩解IS與日本之間的對立。共同社22日稱,支付贖金也應是解救人質的辦法之一。IS去年曾釋放了4名法國人、3名西班牙人,儘管各國政府都不承認支付贖金,但似乎都通過“仲介”私下進行了“交涉”。日本著名時政評論員站谷幸一22日撰文稱,那些喊著“不向恐怖分子屈服”的人,是不顧現實情況唱高調。

  朝日電視臺稱,這一事件對日本政府來説非常棘手。如果為解救人質支付贖金,會引起美國等盟國的不滿;而不支付贖金導致人質喪生,那麼國內對政府的不滿將會爆發。該臺稱,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政府一直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為拯救人質而支付贖金的原因。共同社稱,從實際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在剩下的時間裏可以採取的手段十分有限。安倍政府就反恐已經陷入“囚徒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