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英媒:美升息預期重挫新興貨幣 貶值危機陰影重現

  • 發佈時間:2014-12-11 14: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路透社10日發表深度分析文章稱,美國升息的預期將重挫新興貨幣,今天世界的金融格局和20世紀90年代末新興市場崩盤的背景擁有若干相似之處,給發展中經濟體罩上一層陰影。

  市場預期美國明年升息,另外上個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大增逾30萬個,助推美元在近幾週衝高;同時,對於增長率較高但不斷放緩的新興經濟體,其貨幣宛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

  俄羅斯盧布上個月重挫,跌幅創1998年貨幣貶值和債務違約以來最大。馬來西亞的馬幣(林吉特)本月錄得該國貨幣貶值危機以來的最大兩日降幅;上次馬幣危機也發生在1998年,在此後七年中,該國一直實施馬幣兌美元的固定匯率。

  全球金融格局洗牌已進入第二階段。通常,全球金融格局變化都與美國經濟獨立且持續復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利率正常化及美元匯率上漲有關。當美聯儲在2013年春天考慮暫停貨幣寬鬆進程時,新興市場就開始感到了一絲寒意。

  美元融資成本維持低位更久,對新興市場的主要問題在於:美元匯率升值期通常要持續五年或更長時間。在1973年以後的浮動匯率時代,美元持續升值可並不多見。

  這也是很難讓人不聯想到以往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經驗的一個理由。在1995到2001年之間,一波波新興市場危機席捲墨西哥、泰國、印尼、南韓、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國,危機高峰出現在1997-98年。

  當年新興市場危機爆發之前,美國公債收益率在1994年大幅急升,這與當前的背景條件有幾分相似,不免令人憂心。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在2013年期間翻漲一倍。

  文章稱,但更令人感到不安的相似處是,在1997年4月之前的兩年時間內,美元兌日圓升值了60%,大大提高日本競爭力;這也衝擊當時大多數緊盯美元的亞洲貨幣匯率,因而引發全面性的貨幣貶值海嘯,令長期進行大量美元借貸的企業財務受到重創。

  由此看來,日本“安倍經濟學”過去兩年來帶動美元/日圓升值55%的事實,變成不容忽視的警訊。

  匯豐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列舉出2015年十大外部風險,他指出,“美元嚴重升值”是一大威脅。他稱在此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將被壓得更低,而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墨西哥披索、巴西雷亞爾、尼日利亞貨幣將在危機中首當其衝。

  從某些方面來看,當前情況與上世紀90年代有明顯不同。現在仍實現固定匯率掛鉤的貨幣已經少得多,並且外匯市場整體規模也擴大了許多;此外,新興經濟體已經建立起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外匯儲備作為緩衝;而且複雜龐大的跨境供應鏈,亦降低了匯率變動的衝擊。

  不過,沒有變的是新興市場企業的巨大美元債務問題——其規模遠超新興經濟體政府的美元借款——這些企業再度落入美國低利率和疲弱美元條件彷彿永遠不變的陷坑。

  這種難以承受本幣驟然大貶的金融脆弱性,至少在短期內會壓過貶值帶來的競爭力利多,也正是這一點,會讓新興市場投資變得危險。美元上揚,給美元計價的石油和商品帶來了跌價壓力,這進一步嚴重衝擊了許多新興經濟體,因為他們往往是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國。

  這就是為什麼在國際清算銀行(BIS)週日(7日)舉辦的全球銀行論壇會上,經濟學家們紛紛表示他們非常擔心新興市場的風險。

  “如果美元——當前最主要的國際貨幣——繼續上漲勢頭,將令新興市場債務負擔上升,從而暴露出貨幣匯率與融資之間的不匹配。”BIS的首席經濟學家克勞迪奧-博利奧(Claudio Borio對記者如此表示,並強調指出新興市場發行體的2.6萬億美元債券餘額中,有約四分之三都以美元計價。

  這看起來最有可能是90年代危機的根源所在。當時泰國銀行業者和南韓企業集團在危機爆發前的幾年裏,向海外大量借款,成為引發後來金融風暴的關鍵因素。

  此外,BIS分析師警告指出,新興市場企業發行的跨境債券沒有它們最初看起來的那麼穩定,因為他們的海外子公司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些企業在截至2013年的四年間所發行的國際債券,其中有近一半(約2520億美元)是通過這些海外子公司發售的。

  “過去約40年裏發生的各種危機有個共同點:危機即將爆發之前,幣別或期差錯配的操作更加盛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馬克-錢德勒(Marc Chandler)説。“而一旦美元及美國利率上升,這種操作就不管用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