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俄天然氣管道“急行軍” 中俄能源合作將升級

  • 發佈時間:2014-09-03 10:03: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經歷十餘年的漫長談判後,中俄天然氣管道終於進入施工階段。昨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雅庫茨克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並與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開工儀式。中俄東線管道長度近4000公里,這就意味著未來四年,每年需要完成1000公里管道建設,始終保持“急行軍”狀態。

  年輸氣380億立方米

  張高麗在開工儀式上表示,中國將於2015年上半年開始修建該輸氣管道中國境內段,爭取2018年竣工並開始投入使用。

  據了解,目前開工的東線工程總長度為3968公里,建成後將保障俄國內市場供氣,同時將對華出口天然氣。天然氣採自東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金氣田和雅庫特共和國恰揚金氣田。東線工程預計造價為770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1262億元),包括在雅庫茨克境內鋪設管道的投資2830億盧布。

  中俄兩國政府今年5月21日在上海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根據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合同總價值高達4000億美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根據合同,2018年就要開始供氣,管道長將近4000公里,此前肯定還需要幾個月的試運作,算起來大概也就三年多的時間建成整個管道,每年1000多公里,而西伯利亞施工條件惡劣,可以説工程建設面臨“急行軍”。“以前價格談判、供氣協議等都停留在書面上,此次東線管道正式開工,標誌著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終於進入了實施階段。”

  西線供氣協議有望11月簽署

  除東線工程外,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還有西線工程。張高麗表示,中俄能源領域合作要石油、天然氣、核能、煤炭、電力、新能源等一起發展,東線西線並舉,上游下游協調推進。

  在開工儀式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表示,該公司準備於今年11月俄中兩國元首會晤時,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西線供氣合同。“如果我們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抓緊時間,俄氣公司將做好準備。我們在11月可以簽署這份合同。”米勒説。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就曾透露,中俄有可能近期簽署一份西線天然氣管道建設合同。

  “天然氣談判的最核心問題就是價格,只要價格問題達成共識,其他問題基本都能迎刃而解。中俄東線天然氣價格談判持續十幾年,主要就是在價格上僵持不下。而中俄天然氣管道價格協議為西線天然氣管道也提供了樣本,從目前各方表態來看,中俄雙方應該在價格方面已經形成基本共識,只差簽署協議。”

  卓創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指出,根據規劃,西線對我國天然氣供應可達到300億立方米/年,加上東線的380億立方米/年,未來俄羅斯對我國天然氣供應有望達到每年近700億立方米,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700億立方米,可以有效解決未來幾年我國的天然氣供應問題。

  中俄能源合作將升級

  業內認為,隨著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未來以天然氣為契機,中俄兩國能源合作將全面升級,在石油、煤炭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中國駐俄大使李輝認為,中俄兩國能源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和互利性。俄羅斯是能源生産和出口大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和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在煤炭、核電等領域具有雄厚的基礎。中國則是能源消費大國,石油進口、原油消費和天然氣消費均居世界前位。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2435萬噸、煤炭2728萬噸、電力35億千瓦時。作為中俄兩國迄今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工程,田灣核電站1期項目(1號和2號機組)已經投入試運作,2期工程3、4號機組已開工建設。

  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所長薩福羅諾夫表示,西伯利亞等遠東地區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天然氣等資源,只因缺乏買主和資金而未大力勘探和開發。中俄天然氣管線將帶動對沿途富有潛力的地區進行深入勘探,並將有力推進俄遠東地區天然氣化工業的發展。期待著這項大戰略合作給俄中雙方帶來巨大利益。

  在林伯強看來,中俄天然氣合作並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還會在一些産業鏈方面相互開發,有望成為兩國能源合作的樣板。而天然氣領域合作後將帶動石油、煤炭等領域的深度對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