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成都杭州等晉陞“新一線城市” 欣喜背後要思考啥?

  • 發佈時間:2016-04-29 14:37: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耀琪  責任編輯:吳起龍

  某媒體旗下的數據新聞項目——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重新評估中國城市的商業魅力,為中國城市再分級。根據榜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一線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動搖。15個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瀋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無錫。

  可以説,能成為新的一線城市,基本上就是進入“房價高、交通堵、生活多彩和壓力巨大”的混雜體行列。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排名通過160個品牌的門店分佈和14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數據分析後,還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加權計算並分級。因此這樣的排名,很大程度上是為大企業拓展商業版圖服務的。

  對於地方政府來説,最具吸引力的無疑也是各種類型的商業和服務業。要知道農業靠天吃飯附加值太低,工業佔地過大且污染難控;相比之下,商業、金融、虛擬經濟、資訊産業乃至一切“無重量”的行業,才應該是城市最有價值的業態。如果從解放人的體力、提升工作勞動性價比的角度來看,寫字樓和購物中心的數量無疑是進入一線城市的標誌。

  不過,如此對一線城市的劃分,未免有著濃厚的資本導向情結,因為它僅僅從消費力和消費趨勢去研究一個城市。它忽視了城市經濟增長的背後,依靠的是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還有傳統向現代性轉變的能力。如果僅僅是比哪個城市花錢多、哪個城市的年輕人更加會玩,甚至哪住宅炒得高,這樣的一線城市實力很可能存在巨大的泡沫。

  比如在上述新一線城市裏,科技與教育資源可謂是千差萬別。有的是傳統工業城市,有的是旅遊休閒城市。甚至有的地方除了人口多,幾乎沒有什麼超越平常的特徵。這意味著,儘管這些地方能吸引旅遊和娛樂群體,但至少還不算是真正意義的創業和創富之地。這樣的城市固然能吸引客流和人流,但是在革新性的探索上可以很山寨。類似現象在二三線城市更加明顯,一旦遊客興趣轉移,資本撤出,這些表面繁榮的城市往往轉身乏力。

  一個城市既要成為真正一線城市,許多基本功都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教育、科技和法治水準,也要有實業經濟的長期支撐。尤其是在這些動輒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下雨是不是會水浸街,看病是不是要排長隊,上學是不是要擠破頭,才是當地人真正關心的生存問題。移民和遊客會帶來新的産業氣象,90後和丁克家庭會引領消費潮流,城市看起來生機勃勃,但這個城市是不是宜居,能不能樂業,始終與其産業佈局與生活配套息息相關。

  其實,好些所謂一線城市的軟實力令人汗顏,甚至連公共廁所都是一塌糊塗的,這真和國際定義的一線城市相距甚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