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23省定2016脫貧目標 14省份十三五誓摘“貧困帽”

  • 發佈時間:2016-02-01 10:43:43  來源:人民網  作者:唐嘉藝  責任編輯:李春暉

  

各省區市2016年及十三五扶貧目標

  2015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目前已召開的30省區市地方兩會上,多省區市表示將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23省區市立下2016年扶貧“軍令狀”,14省區市明確提出十三五的扶貧目標為“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23省區市定2016脫貧目標精確到萬 14省區市“十三五”誓摘“貧困帽”

  目前公開可查的各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已有23省區市將2016年扶貧目標人數精確到萬,其中11省區市明確將完成百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而在提到十三五扶貧工作時,“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成為各地共識,14省區市更是明確表示將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其中,福建、廣西、甘肅定出了較為詳細的分階段扶貧時間表,江西提出要“努力成為全國扶貧攻堅的樣板區”。

  北京、上海兩直轄市的扶貧重點為幫扶:北京將紮實做好脫貧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加快制定對口幫扶河北貧困地區發展的落實方案,安排相關區開展對口幫扶,幫助貧困縣改善生産生活條件;上海將積極幫助對口支援地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精準扶貧”屢被提及 各省區市因地制宜出妙招

  “打好扶貧這場戰鬥,要向精準下手。”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在談到脫貧工作時表示,領導幹部要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脫貧工作,要在精準上下功夫。脫貧工作要落地,細化到人,細化到戶。

  福建表示要注重精準識別,堅持貧困標準,堅持公開公正,規範建檔立卡,確保扶貧對象到戶到人;注重精準施策,完善掛鉤幫扶政策,分類制定幫扶措施,實行發展産業脫貧、轉移就業脫貧、“造福工程”搬遷脫貧、發展教育脫貧、生態補償脫貧、低保兜底脫貧、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切實提高脫貧攻堅實效;注重精準管理,做到貧困人員應進則進、應退則退,強化扶貧資金監督管理;注重精準脫貧,建立貧困戶脫貧退出認定機制,對已經脫貧的農戶加強跟蹤服務,在一定時間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確保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廣西則提出全面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加快建立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

  除了注重扶貧工作的精準管理,各省區市也積極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地引導貧困人口就地發展電商、旅遊、生態等産業來脫貧致富。

  河北實施“一村一品”扶貧計劃,培育設施蔬菜、優質林果、特色養殖和手工業等脫貧産業,開展電商、旅遊、光伏、生態等新業態扶貧,支援每個貧困縣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園區,扶持發展500家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貴州將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工程,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貧困縣轉移支付,讓一批貧困人口就地轉成生態保護人員。

  甘肅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加強農産品品牌建設,在50個貧困村開展旅遊扶貧試點,實施精準扶貧電商支援計劃。

  多省區市傾力教育脫貧 欲從根上斷掉“窮基因”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因為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所以教育常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在2016年的扶貧工作中,多省區市也在教育扶貧方面制定措施,力圖用教育斷掉“窮根”。

  河北要下大力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和教育品質,免除在省內公辦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和教科書費。

  內蒙古提出對不在低保範圍的貧困戶子女接受職業教育給予資助。

  河南將深入推進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工作,啟動新一輪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鄉村教師支援計劃。

  貴州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新建、改擴建200所貧困地區村級幼兒園、200所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

  陜西對貧困家庭子女,從學前到小學、中學、大學直至就業“一條龍”幫扶,實現教育脫貧。

  甘肅表示落實教育扶貧各項政策措施,在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的貧困村和17個插花縣有實際需求的行政村建設幼兒園,完成“全面改薄”項目3500個。

  扶貧工作責任制落地 脫貧工作層層落實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談到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時,明確要“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完善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在今年兩會上,扶貧工作責任制也成為各省區市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

  河北提出,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查問責機制,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倒排時間、強力推進、務求實效。

  山西則將扶貧工作細化到省市縣三級,嚴格落實“一把手”負總責的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制、省委、省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負總責、抓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監督考核等工作;市級黨委、政府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督促檢查工作;縣級黨委、政府承擔主體責任,縣委書記和縣長是第一責任人,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

  貴州提出強化脫貧攻堅考核問責,建好用好“扶貧雲”和“扶貧專線”。

  西藏將制定出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任務,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