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廈門關檢“監管互認”工作率先在海滄自貿園區試點

  • 發佈時間:2015-10-08 19: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10月8日,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和廈門海關海滄辦在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先行試點開展海關認可檢驗檢疫進口廢物原料的查驗、檢驗檢疫結果和數據,標誌著廈門關檢雙方對進口廢物原料試行“監管互認”工作順利實施。

  首日實施“監管互認”的進口廢紙共2批次,重量達1067.11噸,貨值18.56萬美元,分裝在88個集裝箱標箱內。

  此前,廈門海關與廈門檢驗檢疫局9月7日簽訂《全面落實“三互”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合作備忘錄》,在大陸率先啟動“監管互認”試點。

  目前,該作業制度在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內選取進口台灣水果和進口固體廢物進行試點,待試點成熟後再複製推廣。

  這也是繼“一站式查驗場”後,廈門關檢落實口岸“三互”改革的新突破,標誌著兩部門的通關協作步入常態化、集約化、制度化。

  據從事進口廢物原料運作的海投物流有限公司客戶部經理陳川介紹,實施進口廢物原料關檢“監管互認”以後,檢驗檢疫部門查驗過的貨物,海關原則上不再要求二次掏箱,而是直接認可檢驗檢疫部門的檢驗結果。這樣一來堆場減少了至少一次移櫃、掏箱、貨物回填的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場地週轉利用率提升了三分之一,節省了操作創造了效益。

  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反覆掏箱引發的貨物損耗、水濕、暴曬,維護了進口企業的利益。在時間上,這一新舉措進一步縮短了1-2天的通關時間,基本上避免了進口企業集裝箱滯期費等各項異常費用的産生。

  業界人士稱,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實體經濟舉步維艱的形勢下,此次關檢部門推出的監管互認舉措,可操作性強,為企業節約成本立竿見影,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自貿區先行先試製度創新的改革紅利。

  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滄局對“監管互認”方案不斷總結和完善,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措施,將互認範圍逐步推廣到企業監管互認或是監管手段互認等方面。(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