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將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 已明確分工定位

  • 發佈時間:2015-04-08 07:29: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梁倩 方燁  責任編輯:謝淩宇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京津冀一體化將重點打造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而創新將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了解,即將下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對創新做出重點安排,並明確了三省市協同創新的具體分工。

  根據規劃,到2017年,京津冀科技創新中心地位進一步強化,區域協同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率明顯提升。到2020年,科技投入、研發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3.5%,區域形成分工明確、産業鏈與創新鏈高效連接的創新驅動。

  據上述人士介紹,此次京津冀協同的最終目標是,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例如,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探索新的管理運營模式,打造産學研結合的跨京津冀科技創新園區鏈;加快建設天津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試點力度,強化對周邊區域的引領輻射示範作用。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祝爾娟認為,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成為經濟發展與國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發達國家強調要突破行業、區域、國別界限,構建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全國乃至全球資源的“創新共同體”,以保持其科技創新的世界領先地位。如美國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出要著力打造一個能夠將全國各個創新主體系統連接起來的“美國創新共同體”,以促使該體系全面承擔起美國研發競爭力提升的主要任務。

  歐盟為解決歐洲創新競爭力日益衰竭的問題,組建了“歐洲創新工學院”(EIT),首批啟動了三個知識與創新共同體,包括氣候變化與創新共同體、可持續能源知識與創新共同體、未來資訊技術知識與創新共同體,提出要通過內生性發展、智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把歐盟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知識型經濟體。

  “京津冀也是如此。”祝爾娟表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産業基礎最雄厚的區域之一。

  但是京津冀作為一個區域經濟整體,與世界其他著名經濟區及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比,産業水準存在一定差距,自身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而要實現協同發展,出路只有一條,就是通過協同創新來開闢發展新道路,開創發展新局面。區域協同創新是一種跨地區、跨組織、跨文化的複雜的合作創新活動,是涉及産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多方面、多層次相互支援、聯動創新的有機整體。”祝爾娟説。

  但值得注意的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已成為共識,但目前,三省市區域科技創新分工尚未形成,科技資源共用不足,創新鏈與産業鏈對接融合不充分,區域科技合作機制尚未建立。

  為此,《規劃》明確了三省市科技創新優先領域。北京方面,重點提升原始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打造技術創新總部基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區、全球高端創新中心及創新人才聚集中心。天津方面,重點提高應用研究與工程化技術研發轉化能力,打造産業創新中心、高水準現代化製造業研發轉化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區。河北方面,重點強化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和示範推廣能力,建設科技成果孵化轉化中心。重點産業技術研發基地,科技支撐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試驗區。

  對此,保定市已提前為京津冀創新鋪路。日前,保定市市長馬譽峰指出,要將保定打造成高端人才匯聚的創新之城。“創新創業是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是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是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讓創新創業成為保定發展的主旋律。”天津市市長黃興國也表示,天津發展要向更高水準邁進,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向創新要效益、要活力、要動力。要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氛圍,把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激發出來,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不竭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速創新發展,未來將推進三省市的技術市場一體化建設,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資訊服務平臺,建立健全技術交易市場,完善資訊共用、標準統一的技術交易服務體系。與此同時,將支援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創新試點,拓展創新活動融資渠道。

  對於創新的重點領域,上述權威人士介紹,環保、傳統産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將是重點。包括大氣污染治理、綠色交通、清潔能源、清潔生産、監測預警與管控等領域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整合應用。水污染方面,加快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展湖泊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等技術攻關與示範應用,並加強傳統産業生産技術、工藝流程、能源利用等方面技術應用。另外,加強戰略性新興産業技術聯合公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