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專訪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京津冀發展的先手棋

  • 發佈時間:2014-10-15 10:00: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龐清輝  責任編輯:曹慧敏

  2014年6月28日,北京市由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帶隊,北京市7名主要負責同志、市16個區縣的區委書記(區長),以及27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共80余人奔赴河北,商討京冀協同發展事宜。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後,北京首次派出如此罕見陣容和規格的考察團。此行中,北京與河北在唐山曹妃甸建設上形成共識:將"曹妃甸"作為雙方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一步棋。

  彼時,唐山市委書記仍由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兼任(今年9月底不再兼任),他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説,北京代表團來唐山考察後,提出共同建設曹妃甸産業園、建設曹妃甸新城、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在交通一體化、産業鏈分工合作、生態環境建設以及規劃對接等方面共識廣泛。

  姜德果表示,唐山是河北經濟總量排第一的城市,具有區位、資源、産業、港口等諸多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未來要更加凸顯曹妃甸增長極的位置。

  打造北京新"出海口"

  《財經國家週刊》:北京代表團來唐山考察,在曹妃甸駐留最長,關注最多,曹妃甸哪些優勢吸引著他們?

  姜德果:一是曹妃甸無以倫比的土地優勢。這裡擁有淺灘荒灘1000多平方公里,存量土地約200多平方公里,並且多為圍海造地形成,不佔用耕地,不涉及拆遷,成本極為低廉。北京和許多地區發展最愁的問題就是佔地和拆遷,而曹妃甸的優勢就是不用拆遷,有充足的土地資源。

  二是曹妃甸有産業、園區優勢。歷經10多年的開發建設,累計投入資金4000多億元,形成了港口物流、鋼鐵電力、化工、裝備製造、綜合保稅區、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等七大産業園區,並進入加速釋放潛能、逐步産生效益的關鍵時期。

  此外,曹妃甸港素有天然"鑽石級"之稱,可建263個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現在已初具規模。北京市考察團領導在曹妃甸考察時,曾形象地感慨説,"在北京挖再大的湖也不如海大"。

  《財經國家週刊》:這次考察,雙方都達成了哪些具體意向?

  姜德果:郭金龍書記和王安順市長來曹妃甸考察後,首先提出了共同建設"一區三基地"的設想,我們隨即在園區規劃選址。産業發展方向、合作共建模式等方面,也與北京市經信委、發改委作了初步的溝通,雙方一拍即合。

  共同建設北京(曹妃甸)現代産業發展試驗區,是雙方共識、共贏的好事。一方面,北京可以把加工製造業存量整體搬遷改造或增量異地佈局,在曹妃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曹妃甸也可加速形成以高端裝備製造等現代産業為重點的産業集群,借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

  今年10月底前,雙方將完成試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産業發展等規劃編制,明確試驗區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説實話,在共同建設曹妃甸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基地中,我們看上的是中關村的智力和實力,把中關村産業鏈中後端孵化、中試、創新成果轉化等放在曹妃甸,既有利於北京,也惠及唐山。

  在共同打造大型石化産業基地上,隨著曹妃甸被列為國家石化産業基地,尤其是中石化千萬噸級煉油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環評得到環保部批復,打造大型石化産業基地已經指日可待。如果今年年底前千萬噸級煉油項目能獲得核準並開工建設,那麼打造唐山重化工業的升級版,在曹妃甸再建一個新唐山,將會成為現實。

  在共同打造資源能源儲備供應基地上,LNG項目已于去年向北京供氣,大型海水淡化項目建成投産後每日可為京城提供100萬噸飲用水。下一步,將加快曹妃甸LNG碼頭二期項目建設,推進大型海水淡化基地建設,使曹妃甸真正成為北京的資源能源儲備供應基地。

  《財經國家週刊》:在疏解北京人口壓力方面,曹妃甸和北京將有哪些合作?

  姜德果:曹妃甸和北京將共同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曹妃甸全域土地國有,便於統一開發規劃,沒有徵佔拆遷矛盾。在這裡共同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既可以疏解首都的人口壓力,解決首都"大城市病"的問題,又可以優化唐山的城鎮空間佈局,提升城市能級結構,繁榮城市經濟,加快把唐山建成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

  我們主要在推進四方面合作:

  一是共同推進生態城開發建設。這是唐山城市規劃中"雙核"城市中的一核--唐山南部中心城區。總規劃面積74平方公里,起步區12平方公里。目前,生態城現已完成起步區12平方公里的路網、水系、管線等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服務中心、萬年麗海一期建成並投入使用,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河北聯合大學新校區正在加快建設,將分別於今年和明年正式開學。

  二是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用合作。主要是引導一批北京市醫療和教育資源向曹妃甸轉移。

  三是探索建立異地健康休閒養老服務基地。依託曹妃甸濕地和鳥島的保護性開發,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引導北京醫療、養老服務企業入駐曹妃甸,打造集醫療、養生、養老于一體的休閒文化中心。

  四是建設農副産品生産和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曹妃甸優質農産品和水産品資源,在滿足區域綠色食品需求的同時,建設北京農副産品保障供應基地。

  我們前一階段主要在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工作,雖然都有規劃,但完全可以按照共建曹妃甸産業園的需要和北京市的要求,進行調整或重新規劃。在具體開發建設模式上,我們既可以合作建設,共當業主,也可以全部拿出來作為北京的"飛地",由北京自主開發建設。總之,我們將在土地、工程建設、職工安置等方面,盡最大可能予以優惠,給予支援。

  《財經國家週刊》:交通是制約京津冀産業轉移最大的瓶頸,曹妃甸和北京協同發展,如何解決交通一體化問題?

  姜德果:曹妃甸島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的最深點,可以不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25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唐山港包括京唐和曹妃甸兩大港區,正在規劃建設豐南港區,可建碼頭泊位263個,目前已建成泊位8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9個。

  2013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46億噸,居世界第9位,全國第7位。預計2017年貨物吞吐能力將突破6億噸。同時,這裡還有河北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家綜合保稅區。我們將依託港口岸線資源,健全完善集疏運體系,拓展外貿內支線和直航線,加強與船運公司的合作,千方百計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北京內外貿企業把曹妃甸港作為原料和産品輸送的主要通道,為北京進出口貿易提供新的"出海口"。

  在構建交通體系上,唐山是北京東部交通樞紐城市,京哈、京秦、大秦三條國家幹線鐵路貫穿全境,京哈等多條高速公路縱橫交織,唐山機場已開通廣州、石家莊、上海、成都等航線。但是按照協同發展的要求,唐山的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發展的支撐作用還不夠,依然是制約産業轉移的最大瓶頸。許多人都知道,首鋼搬遷曹妃甸後,數千名企業職工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往返北京和唐山,很不方便。

  當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鐵路、公路、機場等建設,進一步拉近與北京的時空距離。在鐵路建設上,唐山-唐山北站客車線建設正在加快建設,年底前即可開通唐山到北京的客運專線,實現一小時直達進京。同時,加緊跑辦京唐高鐵項目,爭取早日立項審批,開工建設。在公路建設上,全力配合完善北京周圍新的外環線,重點推進京哈高速二通線、遷曹高速、唐廊高速、濱海大道、濱海公路、遵曹公路和唐曹公路等項目建設。同時,在唐山主城區與曹妃甸之間建設國際機場,與北京構建半小時高端商務通勤服務,目前已完成選址,規劃設計正在加緊進行。

  "要用好北京的品牌"

  《財經國家週刊》:唐山與北京的合作由來已久,這些年來形成了哪些經驗?

  姜德果:北京與唐山的合作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1958年,首鋼就在唐山開礦建廠,3.8萬工人,1.2萬北京戶口,開採了13億噸鐵礦石;90年代初,兩地共建京唐港;2003年,首鋼搬遷曹妃甸啟動。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像唐山這樣與北京有這樣的歷史合作淵源。

  北京與唐山的合作也有現實基礎。近年來,首鋼、中糧、國投、中石化、中石油、中煤、華能、華潤、北控等一批國字號、京字號企業先後來唐山投資興業,僅2013年京唐兩地的項目就達到180個,總投資542億元。

  另外,北京與唐山的合作最能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以首鋼搬遷曹妃甸為例,從企業的角度看,不僅自身工藝裝備、生産流程、産品檔次有了脫胎換骨式的變化,而且依託曹妃甸深水大港優勢,原材料和産成品船來船走,噸鋼成本降低約85元。按年産1000萬噸計算,每年可節約成本8.5億元。

  從北京的角度看,首鋼搬遷不僅有效改善了北京石景山等區域的環境,而且騰出了8.56平方公里的寶貴建設用地。首鋼老廠區正在蛻變成京西綜合商務區。從唐山的角度看,首鋼落戶直接帶動上下游企業近100家,就業2萬多人,不僅牽動了曹妃甸開發建設,而且依託首鋼的人才技術管理優勢,為唐山市鋼鐵企業轉型提供了示範,對裝備製造業發展是個極大促進。

  首鋼搬遷曹妃甸是京唐發揮比較優勢、優勢互補、互相共贏、協同發展的成功範例。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特別指出:"首鋼搬遷曹妃甸就是具體行動,要繼續堅定不移做下去。"

  北京與唐山的合作十分具有發展前景。前不久,北京考察團結束以後,京冀兩地又簽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以此為標誌,京唐合作的藍圖已經繪就,帷幕開啟。

  《財經國家週刊》:有觀點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虹吸大於輻射,背靠京津是"大樹底下不長草"。你怎麼看?

  姜德果:這種説法是不全面的,第一不對,第二沒用。大樹底下可能不長茅草,不長雜草,但長靈芝,長人參,而且靈芝、人參也必須在大樹底下才能長起來。這裡面,關鍵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換位思考、反向思維,多站在對方立場,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借力北京,發揮自己的優勢,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作為唐山,曹妃甸更多地考慮京津最需要什麼,我們有什麼,優勢是什麼,能夠為京津做什麼,提供哪些服務?這是我們深化京唐合作的基本態度和胸懷,也是參與《協議》制度的初始想法。

  無論是産業園區還是城市建設,曹妃甸和北京可以共建、共管、共用。要用好北京的品牌。和北京合作可以叫北京港、北京生態城、北京産業城,還能辱沒了唐山不成?就是叫美國港,也在曹妃甸。這個思想都不能解放,就不能擴大開放。再好的資源要素,不與人合作,也是養在深閨人不識。

  北京滿意就是最大利益

  《財經國家週刊》:唐山在推進協同發展中,多次強調服從、服務的理念,怎麼理解?

  姜德果:我覺得,這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全局觀念,沒有大局意識,沒有主動配合的積極姿態,協同發展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從唐山來講,我們要把北京滿意的最大化作為我們利益的最大化,他們需要什麼,就要去為他們考慮,這樣做也最符合我們的利益。自覺服從協同發展大局,主動服務北京發展,在接受領導、主動配合中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尤其要把自己該盡的職責盡到,把份內的工作做好。

  我們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下大力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大氣污染,不僅是首都治理霧霾的需要,更是唐山人民的切身需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近年來,我們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堅決向環境污染宣戰,已先後關停重污染企業1085家,壓減煉鐵産能516萬噸、煉鋼産能1685萬噸,淘汰水泥産能509萬噸、焦化産能445萬噸,空氣品質呈現好轉態勢。下一步,我們將嚴格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全力抓好降塵、減煤、控車、增綠四項工作,特別是綜合運用産業政策、環保要求、準入標準、差別化要素價格等手段化解過剩産能。

  二是當好北京的堅強後盾。在資源和原材料供應上,全力保障首都發展所需的鋼鐵、水泥、建材、煤炭等資源和原料供應;在農副産品供應上,全力保障北京人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在淡水的供應上,推進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産業化基地及向北京供水項目建設,該項目達産後,可日産淡水100萬噸,彌補北京近四分之一的淡水缺口;在天然氣供應上,曹妃甸LNG(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産後,最大氣化能力可達每天2400萬立方米,年氣化外輸能力87億立方米,可有效緩解北京市冬季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問題。

  三是為首都産業轉移和功能疏解創造良好環境。在積極向中央和省爭取政策支援的同時,結合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各級幹部進一步轉變作風,克服消極畏難情緒,克服求穩怕亂思想,解決為官不為、庸政懶政等問題,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通過作風建設,簡政放權、提高效率、改進服務,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財經國家週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契機下,唐山的戰略定位是否有調整?

  姜德果:關於唐山在京津冀協同中的戰略定位,總的考慮就是三個"努力建成":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努力把唐山建成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努力把唐山建成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

  這三個"努力建成",不是自封自許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針對唐山未來發展提出的要求。總書記指出,唐山地處沿海,緊靠京津,被稱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是河北經濟總量排在第一的城市,具有港口、區位、資源、産業等多方面的優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求唐山在發展定位上可以在三個方面力爭有所作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個"努力建成"。

  應該説,三個"努力建成",既是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構想中對唐山的具體要求,也體現出中央對優化國家區域發展佈局、優化社會生産力空間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考慮,理應也正是唐山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戰略定位。

京津冀一體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魯恒升 16.60 4.27%
2 樂凱膠片 11.29 3.39%
3 中國動力 25.64 2.64%
4 渤海股份 21.52 2.38%
5 天壕環境 5.98 2.0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淩雲股份 15.21 -2.75%
2 河北宣工 21.77 -2.64%
3 建投能源 7.03 -2.63%
4 冀東裝備 20.49 -2.52%
5 巨力索具 5.68 -2.4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