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州擬禁止電動自行車 為難服務業運輸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4-11-05 09:26: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業內人士稱,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電動自行車不單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補充,更是廣大底層群眾所依賴的生存工具

  11月1日,在《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立法聽證會上,16名聽證代表(原定18人,有2人缺席)就廣州城是否“禁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人力三輪車進行了討論及投票。最終的投票結果顯示,對於草案,9人表示支援、5人反對、2人中立。

  此次聽證會後,廣州市法制辦還將根據各方意見對草案進行研究、修改完善,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後還需再報市人大審議。這意味著,該立法距離正式出臺還有較長一段時間。不過,就廣州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坊間卻早早地展開了一場各持己見的大討論。

  擬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

  據悉,在此次聽證會上,廣州市公安局陳述人周遠帆公佈了一組數據:自廣州2006年實施“限摩”、“禁電”以來,2011年-2013年交通警情同比依次下降13.4%、6.6%和7.5%,交通傷亡人數也逐年下降。據此,周遠帆認為,廣州每年在機動車保有量增加的情況下,死亡事故是下降的,足以説明政府系列配套措施的成功。但三年來,“五類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改裝車)對交通事故的影響是上升的,交通事故分別為1475宗、1433宗和1605宗,分別佔全市交通事故總數的55.3%、58.3%和63.6%,與此同時,其他事故指數則均呈下降態勢。

  作為“五類車”之一,聽證代表們認為,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首當其衝,在他們看來,電動車全部都是“五類車”,均屬於超標範疇。事實上,依據1999年的“國標”,“現在市場上絕大部分電動自行車的確超標,甚至在速度和重量上超出兩倍有餘。”一位業界人士稱。

  周遠帆還介紹,廣州市“限摩”、“禁電”以來,儘管政府逐年遞增投入大量行政執法力量進行治理,但未能有效阻止其發展勢頭。針對“五類車”違法銷售、非法上路和營運、交通事故、暴力抗拒執法等問題日趨嚴重,市民反映強烈,而這正是廣州市政府著手調研出臺草案的背景。

  業界擔憂殃及諸多産業

  以電動自行車銷售商代表、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等為主要構成的一方認為,草案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是盲目且不科學的。同時,在他們看來,這將對電動自行車産業、電商等服務行業産生巨大的衝擊。

  綠源集團董事長倪捷歷時三個月撰寫完成的《電動自行車快速發展對交通安全的影響研究》,對從2004年-2013年十年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我國交通事故中兩輪車十萬人死亡率和受傷率2004年分別為9.82%和49.22%,而到2013年則下降到6.99%和29.52%,與此同時,我國電動自行車佔兩輪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的比例則從2004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60%。據此,倪捷認為,這充分説明電動車的普及為我國交通安全的改善起到了正面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他研究發現,在電動車逐步替代自行車和摩托車的過程中,事故死傷比、萬車死亡率、億公里死亡率、簡易事故率、百萬車違法事故率等等一系列指標都有明顯且持續的下降。

  關於電動自行車超標,倪捷則表示,1999年出臺的“國標”現在已不合時宜。“隨著人們生活半徑越來越大,電動自行車的行駛里程肯定也要增加,而這就意味著電池肯定會比以前重。事實上,去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便已呼之欲出。”

  反方觀點還認為,如今,快遞投送、快餐外賣、維修服務、派送報紙等服務業普遍使用電動自行車作為“最後一公里”的交通運輸工具,全面禁止電動車必將對服務業産生巨大影響,這是關係到民生的大問題。

  而廣東電動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廣東省現有的電動自行車整車生産企業超過150家,各類配套企業100余家,整車年産量超過400萬輛,年産值超過100億元,産業規模位居國內第四,僅廣州就有50家左右的電動車製造生産商。廣州全面“禁電”,以及其可能引發的示範效應,將對這一産業産生重大衝擊。

  “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而機動車保有量僅為1.4億量,這是廣大群眾自主選擇的結果。電動自行車不單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補充,更是廣大底層群眾所依賴的生存工具。”倪捷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