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多方發力激發非公企業深層活力
- 發佈時間:2014-10-28 04:33:23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王斌
近年來,我省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但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依然存在。對此,我省近年從宏觀政策層面先後出臺《關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及《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實施意見》,加之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全省非公經濟逐步走上“快車道”。
業內人士指出,我省陸續出臺政策,旨在消除一切妨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弊端、政策規定,促進甘肅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
聚焦發力,突出非公經濟跨越發展的重點
2012年底,甘肅非公企業都在傾聽同一個聲音,這一時刻,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聚焦發力,突出非公經濟跨越發展的重點。要大力支援非公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引導非公經濟發展新興産業;鼓勵非公經濟參與優勢資源開發;提升非公經濟發展特色農業水準;支援非公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支援非公經濟發展迴圈經濟。《意見》指出,要通過招商引資,引強入甘;放寬政策,全民創業;助推成長,轉型升級;改制重組,融合發展;搭建平臺,集聚發展等舉措,創新非公經濟跨越發展的模式。
至此,非公企業迎來利好。
《意見》指出,要加大支援,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公平配置各類資源;鼓勵金融服務創新;加大財稅支援力度;大力培育優勢品牌,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強化人才培養引進等措施,完善非公經濟跨越發展的政策。在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方面,全部放開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放寬個體工商戶申請人範圍、名稱核準條件、經營場所限制,實行限時辦結制度。
自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各種行政性收費,減免的費用由全省各級財政統籌安排同級相關部門的經費預算。在大力培育優勢品牌方面,我省支援非公企業申請註冊商標,加大非公經濟市場主體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地理標誌等認定推薦力度。幫助並指導知名度高、産品品質好、市場覆蓋面廣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通過馳名商標、著名商標認定,加強對其商標權益的保護。對已獲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稱號或列入發展計劃的産品,政府給予一定獎勵或扶持,並優先列入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新産品開發計劃,享受政策優惠。注重培育、發展和保護地方特色優質品牌,支援申報和積極保護地理標誌産品,發展區域品牌,鼓勵在境外註冊商標,提高企業和産品的知名度,拓展市場佔有率。
三十條具體化政策,為非公經濟再助力
今年5月,在發展思路、目標和原則不變的基礎上,省政府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實施意見》,外界看來,這是對《關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的具體化和補充。
具體來看,《實施意見》重點圍繞資源配置、特許經營、國企改革以及資金、人才、技術等六大方面,推出30條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意見,旨在通過上述措施,消除非公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政策障礙和隱形壁壘,保障非公經濟發展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其中徹底取消公共資源配置的所有制限制、放寬特許經營準入領域成為重點。
同時,為完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切實消除行業壟斷和壁壘,我省鼓勵引導非公經濟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在各類公共資源配置方面,徹底取消所有制限制,保障各類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享有平等獲得公共資源的權利和機會。同時,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嚴格實行公共資源配置進場交易,杜絕公共資源交易中各種形式的“暗箱”操作。積極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逐步實行“先照後證”,創造條件逐步削減市場準入前置審批事項。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政府主管部門不得隨意附加審批條件、提高準入門檻,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推進特許經營競爭性市場準入,特許經營權的實施應堅持合理佈局、有效配置資源以及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公眾參與機制,採取市場化資源配置方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不得單獨對非公經濟設置附加條件。
在支援和引導非公經濟拓展發展領域,我省將允許、支援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市政公用事業建設領域、能源開發領域、礦産資源開發領域、社會事業領域、文化和旅遊産業領域及物流業等重點領域。
另外,我省還將探索非公經濟通過參股、控股或並購等多種形式依法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的方法和舉措,推動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或股權社會化。明確提出支援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參與國有企業重組上市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發股票,支援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圍繞非公企業當前反映突出的資金短缺、人才和技術匱乏等問題,出臺了針對非公經濟發展加大財稅金融、人才、技術等方面支援力度的具體意見。
多重政策疊加,非公經濟開始提速
除了省級層面出臺的助推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外,全省上下一直都在努力深化政策措施,各地從組織領導、機構設置、政策支援、服務環境等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蘭州市啟動“3個20萬元”優惠政策,僅去年下半年就扶持初創微型企業1383戶,共投入資金8.44億元;
——天水、嘉峪關、酒泉、金昌、白銀、平涼等6市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隴南市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餘元,武威、定西、張掖3市安排專項資金3000余萬元,天水、慶陽、臨夏3市州安排數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援小微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省發改委積極利用迴圈經濟專項資金支援非公經濟參與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各領域迴圈經濟項目建設,2013年共安排1.65億元專項資金,其中由非公經濟投資建設的項目約佔90%;
——省國稅局支援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發展,2013年共對符合條件的222戶非公涉農企業減免應納稅所得額1.47億元,對符合條件的3241戶非公小微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447.14萬元,對135戶享受西部大開發等過渡優惠政策的非公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59億元;
——省工信委開通“甘肅中小企業投融資網”,通過股權、短期融資等形式為21戶中小企業融資5.27億元,全省中小微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04.9億元,增長24.42%。
不容忽視的是,今年開始實施的註冊登記制度改革不但為非公企業“鬆綁”,還深度釋放政策紅利,在此前提下,全省非公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數據顯示,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由2009年的1263.56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2507.2億元,增長68.2%,2013年也成為我省近5年來非公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