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試水公立醫院"特許經營":不是簡單"科室外包"

  • 發佈時間:2014-10-23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佳佳 蘇民  責任編輯:王斌

  公立醫院首次提出“特許經營”,是公私醫療機構合作的一種新方式,患者能在更大範圍內享受優質服務,公立醫院也可得到資金支援。公立醫院應在保障資産安全、醫療品質安全且具備相應管理能力的前提下進行特許經營,而絕非是簡單的挂名營利,這類合作將採取“事前審批”的管理措施

  北京市政府近日發佈《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北京市致力於在2020年前形成功能完備、結構合理、水準較高的健康服務業産業體系,將以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的方式開展與社會資本的合作、鼓勵醫生開診所等方式大力促進社會辦醫。專家指出,這意味著未來北京或許會出現一批知名三甲醫院的“特許經營連鎖店”,滿足患者更加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鐘東波介紹,近年來,北京的健康服務需要與需求尤其是醫療需求正不斷增長、日趨多樣化。專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要提升醫療水準,必須形成競爭性的服務體系,打破現在公立醫院等單位佔壟斷地位的局面,促進醫療領域進一步向社會開放。

  特許經營將通過契約的方式,將特許方的經營資源,比如商標、專利、技術、經營管理模式等,交由受許方使用。受許方需要擁有自己的資金、醫療機構、醫療技術等,雙方按照合同約定的經營模式進行經營,向特許方繳納使用費用。這種特許經營的方式將有助於公立醫院優質技術和人才管理的輸出,意味著患者在更大範圍內享受到優質的服務,而公立醫院也得到了資金方面的支援。至於具體的合作方式,將由雙方以契約的形式約定,並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

  但是,這樣做是否又會出現當下一些醫院簡單地將“科室外包”的現象?同時,如果對公立醫療機構監管不到位,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産的流失?對此,鐘東波認為,按照政策要求,公立醫院應在保障資産安全、醫療品質安全且具備相應管理能力的前提下進行特許經營,而絕非是簡單的挂名營利,政府將對這類合作採取“事前審批”的措施。“特許經營應該是在目前的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下,為公私合作開闢了一條路徑。政府也會密切監測實施效果和發現的風險,及時採取措施不斷完善。”鐘東波説。不過,要注意避免這種方式存在的風險,比如有人拿公立醫院的名義招徠患者,但是又達不到應有的品質水準和標準,就會變成對患者的欺騙。

  “‘特許經營’模式對於公立醫院還是首次提出,這是公私醫療機構合作的一種新方式。”鐘東波指出,目前,相關細則正在制定中,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設立的基本標準和審批程式。但是,“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範的健康服務業準入制度,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進一步開放市場和降低門檻”的大方向已經明確。下一步,北京市還將放寬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購置CT、核磁等乙類大型醫療設備的限制。支援社會辦醫療機構在政府主導下組建或參與區域醫聯體建設,以及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醫學科研和繼續教育項目,參與重大疾病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此外,還將大力發展獨立的檢驗、檢查醫療機構,推動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互認。到2015年,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床位配置將達到每千人1張以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