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試點未獲批 誰是平行進口最大受益者
- 發佈時間:2014-10-16 08:1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姚慧婷
“平行進口車即將拿到‘身份證’,你還花冤枉錢買中規車嗎?”日前,在一家進口車銷售網站的頭條,打出了這樣的“促銷廣告”。平行進口,是指其他進口商繞過總代理商從産品原産地直接進口,然後在國內銷售,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相“平行”。平行進口車同樣需要報關報檢,繳納稅費,所有的手續都是合法的。
由於省去了中間成本,平行進口車的價格比傳統4S店渠道的進口車價格低15%至20%,因此,不少想要購買豪華品牌車的消費者熱衷於選擇“美規車”、“歐規車”。但由於渠道非正規,此類汽車的品質和售後服務往往難以保證,且與2005年國家頒布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境外汽車生産企業在境內銷售汽車,須授權國內企業或者在國內設立企業負責銷售”規定相抵觸。長期以來,平行進口車處於灰色地帶,鼓勵還是抵制,一直沒有官方的明確説法。
而所謂“拿到了身份證”,與今年以來一系列有關平行進口車的政策有關。8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佈了《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公告稱從10月1日起,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含總經銷商),按照工商登記管理相關規定辦理,其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不再出現具體的品牌名稱。有分析稱,這為平行進口車合規公平地展開經營活動提供了政策支援。
9月5日,商務部邀請社會各領域人士召開會議,就《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修訂徵求各方意見。據參會人士透露,新版規定中,經銷商有望實現多品牌銷售,品牌授權的經營模式可能會就此打破。同時,商務部擬在上海自貿區和北京亞運村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兩地設立平行進口車示範區域的消息也在網路上不脛而走。
然而,記者致電上海自貿區辦公室卻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該辦公室外宣部負責人周金祥告訴記者,今年4月,上海自貿區曾向商務部提出過《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工作方案》,但時隔六個月,國家並未批准該方案。“具體原因我並不清楚,下一步的規劃還需要等商務部的安排。”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也否認“亞市”成為試點。“‘亞市’確實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簽訂了‘推進平行進口車三包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進口車銷售專區。原因一是想給在‘亞市’購買進口車的消費者更多信心;二是保險公司借此擴大業務領域。”蘇暉説:“這與‘亞市’申請成為平行進口車的試點區域沒有關係。”
對於近來被熱炒的“汽車平行進口將得到政策支援”,蘇暉表示,媒體對此估計得過於樂觀。“消費者對平行進口汽車的擔憂主要在品質和售後服務兩方面。”蘇暉介紹説,國家對於汽車平行進口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就是為了避免經銷商隨意組織進口車銷售,而導致品質沒辦法保證。上海自貿區試點一直不批,也是因為售後服務沒有找到徹底的解決方案。
“儘管天津、張家港等地和亞市一樣,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對平行進口的汽車實行三包服務。但保險公司只能承擔一部分責任,涉及到汽車召回等問題時,還是要找廠家的。” 蘇暉説,由於平行進口車缺乏4S店的支撐,再加上原有正規渠道進口商的抵觸情緒,很難給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
除此之外,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平行進口車還涉及到改裝以及“3C”認證。由於平行進口的車輛不是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進口之後還需要進行改裝,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隱患。同時,平行進口汽車進入國內需要經過路試和碰撞,發動機和感測器等系統要調校,電腦要漢化……等3C認證後方可上牌。這帶來的成本增加,使其價格優勢相對減弱。對消費者而言,購買平行進口車的影響是不確定的,有利有弊。對於市場而言,想要打破業已形成的品牌授權經營格局還同樣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
但對於上海自貿區而言,擴大汽車平行進口的影響是非常肯定的。據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陳璟玥透露,2013年,我國平行進口的汽車為8.38萬輛,佔當年乘用車總進口量的7%,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萬輛。在美國,平行進口的車輛佔汽車零售總量份額的20%左右。以去年我國汽車銷售總額超過3萬億元推算,未來幾年我國平行進口汽車整個行業規模將超萬億元。在上海自貿區申報平行進口車試點的同時,重慶、成都、張家港等地也已經蠢蠢欲動,廣州、天津、廈門、浙江等近15個省市已經提出了自貿區申請。畢竟,誰先成為試點,誰就會得到政策的傾斜,也就意味著誰能在萬億元的蛋糕中切下更大的一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