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東“政銀保”:有了政府擔保銀行搶著進來

  • 發佈時間:2014-10-08 10:21: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開欄的話 “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一直以來,由於缺乏抵押和擔保,農業“貸款難、貸款貴”成為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如何讓農民貸得起、金融機構願意貸?近年來,在農業部等部門的引導下,各地不斷探索金融支農路徑,利用財政資金,通過信貸擔保和貼息、業務獎勵、風險補償、費用補貼、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支援農業,發揮了“四兩撥千斤”、“小錢撬大錢”的作用。本報從今日起開闢“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金融支農活水來”專欄,報道有關省市利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支農的好經驗、好做法及好成效,敬請關注。

  “新一輪的‘政銀保’政策什麼時候能出來?”8月初,一見到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農信社“三農”貸款專營中心經理肖建明,蘆苞鎮劉寨村種養大戶莫麗霞就迫不及待問道。“很快了,放心,政策不會做太大調整。”一旁的三水區農林漁業局經管科何科長一番話,讓莫麗霞懸著的心稍稍放了下來。

  與此同時,在100公里外的江門市,新會區水果協會秘書長蘇春強則正在為與市農業局副局長鐘國活的一場會面而緊鑼密鼓地準備材料。一天后,當他將希望能夠獲得“政銀保”貸款的意願表達出來的時候,被告知今年的放款額度已近飽和,還有5家正在排隊。

  在廣東,“政銀保”正在成為農業經營者眼中的香餑餑。“政府擔保+貸款保險+銀行信貸”的運作模式,在實現以財政資金撬動銀行授信、以銀行貸款拉動農業發展連鎖效應的同時,也在資金效應的幾何倍數放大中,成功突破了曾經凝固在現代農業發展瓶頸處的融資堅冰。

  2014年開始,廣東省財政將以4年為一個週期,每年安排5000萬元貸款扶持資金,實施農民合作社“政銀保”項目,預計撬動金融機構貸款7億元。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211家符合條件的合作社申報,累計申請貸款金額5.56億元。用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顧幸偉的話説,“政銀保”已經成為破解農村融資難的一把“金鑰匙”。

  貸款風險三方分攤

  “政銀保”生根南粵,始自三水。歷經5年探索,兩輪政策調整,“政銀保”已經成為這個珠三角農業大區“三農”轉型發展的資金燃點和機制亮點。2006~2008年,三水區連續經歷颱風、豬高熱病、雨雪冰凍災害等輪番重創,復産資金缺乏、融資能力不強的短板,讓區內農業經營主體恢複元氣舉步維艱。2009年,三水區農業部門在多方取經後,最終培育出了“政銀保”這枚“良種”。

  “在上海、天津等地,政府設立基金為農戶建設溫室大棚提供擔保,我們只不過在政府與銀行間加入了貸款保險公司這一中間環節。”三水區農林漁業局副局長何永坤告訴記者,本輪“政銀保”政府擔保資金規模為2000萬元,按照1:10的比例,可以撬動銀行授信規模2億元,每筆貸款的保費比率為2%,“其中一半由貸款企業或農戶負擔,另一半由政府補貼。”

  在賠付責任劃分方面,三水區在政策制定中最大限度尋找政、銀、保三方的利益契合點,合理分攤風險:保險公司每筆賠付免賠額為貸款額的20%,賠付最高限額為年度保險保費總額的150%;當貸款(本金)發生損失時,免賠部分由合作銀行負擔;在合作保險公司年度賠付總額內,合作保險公司承擔其餘損失;年度賠付總額超過最高限額時,超額部分由合作銀行承擔20%,區“政銀保”合作農業貸款擔保資金承擔80%。

  記者見到莫麗霞時,她正準備將115頭豬出欄。雖然價格剛剛回暖,但莫麗霞對今年的經營狀況並不悲觀。“除了養豬,我還養兔子、蛇、魚,種植粉蕉、龍眼,什麼‘週期’都不怕。”她説。2009年,佔地28畝的豬場還是莫麗霞的全部身家;而今,佔地128畝,數排養殖圈舍、5個連片魚塘組成的大型基地,畫出了莫麗霞事業的上升曲線。

  2010年拿到的首筆48萬元“政銀保”貸款是其中的關鍵拐點。“無抵押,利率低,放貸快。”提起“政銀保”的優點,莫麗霞如數家珍,“還可以迴圈貸——隨貸隨還,分次計息。”

  分級負責優中選優

  8月8日,江門市種業公司執行董事余錫恩剛從下川島的良種繁育基地回到市區,便接到了鐘國活要求介紹“政銀保”貸款申請經驗的電話。“如果沒有‘政銀保’的250萬元貸款購買烘乾設備,今年收上來的種子還不知道有多少要發黴。”余錫恩説。

  相比起政策已然“瓜果飄香”的三水,江門“政銀保”落地至今不過半年。然而,作為廣東首個推行這一政策的地級市,江門“政銀保”也有著令三水官員“羨慕”的先天優勢——既具備構建“政銀保”分級支撐體系的條件,又因頭頂“全國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的帽子而降低了徵信成本。

  “市級‘政銀保’服務對象主要是市級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鐘國活告訴記者,目前江門市級“政銀保”審批貸款22宗、8450萬元,實際到位17宗、7200萬元。他同時表示,由於家禽養殖企業受禽流感疫情影響嚴重,因此,今年的“政銀保”貸款被優先投向這些企業,“17家中佔了11家。”

  在江門下轄的縣級市開平,500萬元的政府擔保資金,為江門“政銀保”縣級支撐體系架上了第一道梁。按照鐘國活的説法,縣級以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小農戶的融資需求,將主要由縣級“政銀保”滿足。

  這種分級負責、優中選優的思路同樣體現在廣東省首期農民合作社貸款對象的遴選中——重點扶持省級示範社及合作社聯合社的投入多、規模大、見效快、效益好的關鍵項目。

  在學習三水經驗的基礎上,同時參照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政銀保”項目做法,在風險防控方面,江門也在著力打造“政銀保”模式的升級版。除了嚴格篩選放貸對象、從嚴把好放貸關等“防火牆”之外,江門還在貸款發放環節實行受託支付方式,即對固定資産類貸款,銀行將貸款直接劃撥給農業經營主體交易的對手賬戶,以防止遭到挪用。

  期待增加資金投入

  走進三水蘆江水産專業合作社大門,“拉爺”系列農産品的巨幅廣告便映入眼簾。而對於“拉爺”,也是合作社理事長的陳啟行來説,今年通過“政銀保”申請到的300萬元貸款,將會讓自己的這個“綽號”叫得更響。“我打算以這筆錢為基礎,建立合作社自營的物流配送和零售體系。”陳啟行説。

  在三水和江門,“政銀保”在成為引導農業轉型升級重要政策杠桿的同時,也因其在農業經營主體與金融機構之間搭建起的橋梁,讓銀行得以摘掉“有色眼鏡”,看到了農村金融市場巨大的潛力和真實的生態。

  “銀行和我們一起去農業企業走訪,連呼兩個沒想到。”鐘國活告訴記者,“一是沒想到做農業也能做到動輒上億的經營規模,二是沒想到很多農業企業居然從來沒有申請過貸款。”在鐘國活看來,對於銀行來説,只執行基準利率的“政銀保”貸款雖然利潤不高,卻是打開現代農業金融市場的一塊“敲門磚”。而在肖建明看來,“政銀保”農戶信用狀況比預想好很多。在三水,“政銀保”壞賬率只有不到0.7%,遠低於佛山市金融機構貸款平均2.2%的壞賬率。

  “剛剛推‘政銀保’的時候,很多銀行不願接手,現在卻搶著要進來。”鐘國活説。而在三水,“政銀保”合作銀行已從一家增加到兩家。不過,在兩地官員看來,“政銀保”這株大樹要想長得更加繁茂,當務之急不是在合作單位上的擴容,而是擔保資金的增加。

  在江門,“政銀保”目前授信額度為每年1億元,而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僅帶項目的貸款需求就已經超過20億元;在三水,“政銀保”貸款發放額還不到全區農業貸款額度的兩成。兩地農業部門在有關“政銀保”實施情況的彙報材料中,不約而同將加大資金支援力度、擴大貸款發放覆蓋面作為政策改進的主要方向。

  “可以考慮把農業部門預算內結余專項資金調整到‘政銀保’扶持專項資金中去,同時引入企業(協會)資金加入,建立‘政銀保企’四方共同參與的合作模式。”鐘國活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