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改革攻堅亟待審計護航 強化審計露“深改”信號

  • 發佈時間:2014-10-08 10:24:0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安國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網財經10月8日訊(記者 安國)審計是依法治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方式,關係到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和清正廉明,是憲法賦予政府的重要職能。在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的攻堅階段,強化審計工作更具有特殊意義。

  9月2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強化審計工作,推動政策措施落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會議強調,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審計工作,有利於保障公共資金安全、提高使用績效,推動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更好服務改革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

  “審計是國民經濟運作的衛士,是領導和人民群眾的眼睛,是政府權力制約機制和監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越是深入,市場經濟越是發展,審計監督就越要加強。”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專家王天龍表示,“審計署每年發佈的審計風暴,已經成為外界管窺政府權力運作內幕,把脈及預測哪些部門可能存在腐敗風險的一個重要資訊來源。”

  審計有利於打通權利運作的腸梗阻,讓政策在“最後一公里”暢通落地。接受中國網財經採訪的多位專家指出,在持續反腐的高壓態勢下,一些地方出現了“不作為”的懶政、庸政現象。面對這種新的“腐敗”現象,必須下決心狠抓政策落實,而審計正好可以發揮跟進監督的作用。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把審計範圍擴大到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大項目落地、簡政放權推進等方面,推動解決財政資金沉澱問題,把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此次國務院強化審計工作並提出四點政策措施,可以説條條都有具體的現實所指,透露出強烈的“改革信號”,王天龍表示。

  改革必將涉及到對現有社會、經濟和行政資源的整合,涉及到對現有利益格局的調整。尤其是當前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各種利益錯綜複雜,這更需要政府的自我革命,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審計工作直接關係到維護國家的財政、金融秩序,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廉政建設,也關係到推進政府部門依法行政,關係到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李克強指出,“要加強重點審計,及時發現財政金融、國有資産、能源資源、民生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薄弱環節、風險隱患,特別是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線索,維護財經紀律,完善防範機制,促進廉政建設。”

  強化審計工作,旨在為深化改革保駕護航。專家指出,“必須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改革和發展的品質,切實加強對改革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各類資産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管,加大對財政預算資金、社保資金、農業資金、基建投資以及國有企業資産的監管力度,摸清家底,把好關口,嚴厲查處損失浪費等問題,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不斷提高,保障國民經濟安全運作。”

  審計要當好“經濟衛士”,更要發揮好“免疫系統”預防、揭露、抵禦的三大功能,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零距離跟進,全過程監督。審計在推進政令暢通和依法行政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會議指出,要加大對依法行政情況的審計力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妨害公平競爭等問題,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正義。

  每年的“審計風暴”都在社會上産生極大影響,如何整改落實審計發現的問題?專家指出,完善審計工作機制,切實維護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加強審計能力的建設,積極支援和配合審計機關開展工作是當務之急。同時還要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的公信力,做到堅持依法審計、堅持獨立審計、堅持廉潔審計。此次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協助審計工作,依法接受審計監督,提供完整準確真實的資訊資料,狠抓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

  如何完善審計工作機制?專家指出,要通過審計發現一些共性、傾向性問題,並著力在完善監管上形成一整套的制度辦法,切實履行起審計的耳目、參謀、保障作用。加強審計與紀檢、監察機關的密切配合,建立資訊共用、資源整合、手段互補的監督運作機制。惟有如此多方合力,審計工作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改革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