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我國公有制資産近300萬億 佔經濟主體
- 發佈時間:2015-12-25 11:13: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公有制資産288.99萬億元,在社會總資産中佔比達到55.78%。在我國所有制結構中,公有制經濟佔有主體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25日召開創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系列發佈會(基礎研究成果專場)。《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基於量化分析的視角》研究報告介紹,我國所有制結構調整使公有制經濟效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不但沒有危及,相反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社會主義性質。
研究者介紹,這項研究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索了一套測算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結構的方法,並根據該方法對我國所有制結構進行了測算。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三次産業經營性總資産約為487.53萬億元(含個體工商戶資産),其中公有制經濟的經營性資産規模是258.39萬億元,佔53%。
報告稱,這意味著,即使按照最窄的可比口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公有制經濟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如果計入非經營性資産,那麼我國社會總資産規模將達518.13萬億元(不含耕地以外的未開發利用的資源性資産),其中公有制資産288.99萬億元,佔比達到55.78%。
報告表示,國家在非經營性領域的資本形成和資産規模,是經營性領域效率提高的外部化成本,經營性領導的企業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種社會支援條件。因此,從經濟意義上考察所有制結構,不能把這一重要部分忽略掉。
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所有制結構進入合理區間,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依然有保障。從2009年開始,我國所有制結構從快速變化進入微調期。在第一階段(2004-2008年),第二、第三産業中公有制經濟佔比下降了7.25個百分點;而第二階段(2009-2012年),公有制佔比下降了3.88個百分點,下降速度降低了近50%。
報告稱,這説明,我國所有制結構已經進入一個較為合理的狀態,今後所有制結構調整的主要特徵將是持續的微調。而且,隨著國有企業戰略調整與國家宏觀調控中使用的公共投資手段,將不斷為公有制經濟積累新的資産,這就保障了數量上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共同增長的態勢,而只要公有制資産增加的速度不低於非公有制經濟太多,維持主體地位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第一産業的總資産為37.27萬億元,其中公有制佔32.26萬億元,佔比達到86.6%。因此,在第二、三産業中公有制相對非公有制經濟地位(50.44%和49.56%)差距已不大的現實情況下,保持農村耕地的集體所有制性質,對於保障公有制經濟在量上的優勢地位具有特殊意義。
報告稱,非公有制經濟在産出、就業、稅收等領域的巨大貢獻是非公有制經濟存在、發展的前提。據估算,2012年在我國二、三産業中,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的比重分別是67.59%和32.41%;提供的就業數量比重分別是75.20%和24.80%。第一産業中有農林牧漁業基本上是農戶家底經營。這種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在資産主體地位與貢獻的錯位發展,是兩者分佈領域差異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主體效率要求與經濟外部性需要的客觀要求。因此,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協調發展。
“繼續深化所有制改革仍然有一定空間,但要有底線思維。”社科院研究認為,雖然我國第二、三産業中,公有制資産相對於非公有制僅保持微弱的優勢,但國有企業佔用土地資産的“價格發現”,將支援所有制結構繼續合理調整。但前提是要摸清家底、科學評估,為改革提供“紅利”。同時,要加強監測,真正實現國有資本“有進有出”,防止一概簡單地採取“國退民進”的方式,探索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雙贏模式,守住公有制經濟資産主體地位的底線。
研究還發現了幾個規律性事實。對發達國家和我國國有企業發展實踐的比較,可以發現:第一,任何經濟體的所有制結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發生過動態變化或調整;第二,決定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經濟(國有企業)數量規模的因素並不唯一,而是多元的(即包括經濟效率、有包括文化傳統、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第三,在特定的發展階段內,存在一個適合經濟發展的最適度的所有制結構。
上述報告表示,當前,我國所有制結構已經處於一個較為適度的狀態,進一步深化改革應該在優化公有制經濟佈局上發力,在保證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同時,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主導作用,最大程度地體現公有制經濟的包容性,並以此昭示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的制度韌性和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