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報告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速為7.49% 建議適度下調

  • 發佈時間:2014-09-12 08:1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金輝 廖冰清  責任編輯:姚慧婷

  施普林格出版社、廈門大學與經濟參考報社11日在德國海德堡聯合發佈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14年秋季預測報告。報告認為,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態勢還將繼續,預計全年G D P增速為7.49%。課題組指出,現有的微刺激政策提高了經濟增長率,但持續地應用微刺激政策可能得不償失。報告建議在經濟週期下行區間適當下調預期經濟增長率,將2015、2016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調整至7.2%左右。

  這份報告是課題組的第十七次預測成果。報告指出,由於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長並沒有明顯改善,當前宏觀調控雖然強調微刺激、定向寬鬆等措施,但本質上還是只能通過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擴張來穩定增長。然而,隨著貨幣供應量水準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社會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僅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效應持續減弱,而且已積累了大量債務的地方政府也難以再啟動大規模的投資項目。同時,儘管外部經濟環境穩步趨好,但由於國內勞動工資水準的提高以及人民幣仍將小幅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的增長。

  報告認為,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態勢還將繼續,預計全年GDP增速為7.49%。其中,由於去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的基數較高,而且預計房地産投資還將繼續下滑,外需短期內回升力度也不大,因此,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長率將微降至7.42%,第四季度可能回升到7.62%。2015年的四個季度將延續2014年的態勢,前低後高,全年GDP增速將放緩至7.37%。

  課題組負責人、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表示,近三年的宏觀經濟運作情況説明,如果不採取現有力度的微刺激政策,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顯然要低於現有的經濟增長實績。

  但是,短期的需求刺激只能用於熨平週期波動,在經濟的自然穩定增長率較低的情況下,不可能長期人為地抬高經濟增長率。持續地應用微刺激政策實現高於經濟自然穩定增長率的預期經濟增長目標,可能得不償失。李文溥説,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貨幣超發基礎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已經突破10.57萬億元,創歷史最高水準;上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了14.7%。預測表明,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將達到14.2%,超過年初制定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的目標,也高於2013年13.6%的增速。今年的貨幣供應,將使明年在經濟增長減速的同時,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如果2015年、2016年繼續將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維持在7.5%左右,宏觀經濟成本可能太高,不利於將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精力轉向全面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課題組認為,如能將2015、2016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調整至7.2%左右,除了有利於一定程度上改善主要宏觀經濟運作指標外,還有利於降低政府債務負擔,有利於深化改革,且並不會增加就業壓力。

  根據課題組的預測計算,如果在“十三五”期間,保持年均經濟增長速度為7.1%,2015至2020年,廣義政府債務餘額,包括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將合計減少2.06萬億元,這對緩解政府債務壓力無疑將起到積極作用。

  報告認為,下調增長目標還有利於政府適當減少頻繁的穩增長微刺激政策調控操作,將主要精力、工作重心集中于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和調結構、轉方式上去,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有利於在下一輪的經濟增長上行階段,爭取更好的經濟增長實績。

  模擬計算結果還顯示,即使是在現有經濟結構下,如果2012年和2013年G D P增長率從7.65%和7.67%降至7.2%,也僅會減少就業16.71萬人和16.73萬人。如果考慮第三産業的服務比重變化,則這一經濟增速減緩所減少的就業機會甚至更少。考慮到我國目前就業市場上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比約為1.11,即需求比供給大11%,將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2%左右,並不會産生就業問題。

  發佈會上同時公佈的年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問卷調查顯示,68%的受訪專家認為房地産業投資增速回落以及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是中國當前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下行壓力;62%的專家認為,製造業産能過剩問題加劇是主要下行壓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